我也有去「公視新聞網路聚」。
一開始在考慮要不要報名時有點猶豫,因為對於這個第十三頻道,無論是新聞性節目、戲劇節目、綜藝節目等,其實我都並不是那麼忠實的觀眾。直到在報名系統的會員大頭照中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與個人頭像,我才決定也來聽聽看這樣的見面會,將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根據主持人「廢業人夫」wenli 的說法,這次的聚會原始構想,也有相當的成分參考了「Punch Party」的玩法來進行事前的規劃。但畢竟不是每個節目製作單位都有多餘的時間與人力去製作簡報檔來向各位與會的觀眾網友們「報告」她們目前的網站有何規劃、未來又期許能改版成什麼樣貌、加強哪方面的內容,藉以讓投入在每個節目單元的用心並不僅存在於在電視頻道上播出放送的那短短一兩小時,而能透過更多元的傳播管道跳脫頻道電波及播放時間的限制,將影響力立體化而更擴展開來。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這場小型聚會若可以「下標籤」,排列在最前面順位的幾個關鍵字應該會主要集中在「公共電視」「公視新聞部」「公共媒體」「公民媒體」「web2.0」... 這些範疇當中吧。如果真如我所理解的這樣,那麼這天這場聚會後來的走向恐怕就可能離題太遠了。這場活動的小標主題原本是設定為『關電視,純聊天』,結果聊天的主題幾乎還是「電視」,而非「網路」呀。
這天下午我只有坐在後面一直吃點心而已。不是因為沒有意見想說,只不過當各節目作完簡報,下半場轉為「網友座談會」的形式後,如果讓在座每位網友們也都拿麥克風發表一段演說或提問,我猜想恐怕至少還得再多叫一次外賣連晚餐宵夜一併解決才有可能達成「充分的溝通」啊。會議室的空調不知何故似乎沒辦法降低溫度,讓我的脾氣有點暴躁起來,對某些來賓的發言內容甚至在暗地裡偷偷失去了耐性。
我不是要說她們提出的觀點不重要,她們認為很嚴重的問題其實沒啥好說,甚至既然我也不是活動主持人,也沒啥資格提醒這場聚會的主題是否能夠更聚焦於『公視新聞台各節目,將可以如何善用網路媒體,達成更理想、更全面、更立體、更即時的傳播效果?』上頭。其實我也可能是當天在場所有人中,最少將電視螢幕停留在公視頻道上的一位觀眾,我當然沒辦法像人家真的針對各節目中曾經作過的議題或曾經犯下的什麼缺失提出建言啊。
但我也只是覺得如果能夠將討論主題更集中在某些特定重心上會比較好而已。譬如這個:『公視新聞台各節目,將可以如何善用網路媒體,達成更理想、更全面、更立體、更即時的傳播效果?』但我想,這次的活動之所以沒辦法如我個人的意朝這個方向進行,主要就是因為公視新聞部的網站規劃設計還是太不夠「web2.0」,才會讓平時沒有辦法找到「正確管道」表達自己觀看過公視新聞節目後的意見的觀眾們,非得要把握住這次連公視總經理馮賢賢女士、新聞部副理余佳璋都全程與會的難得契機,一股腦將心中的話劈哩趴啦全丟出來,來個「上達天聽」。
我完全能夠理解這樣的心境。這就幾乎可以跟一個月前的莫拉克風災後,生命財產都飽受摧殘的災民同胞們一見到地方父母官乃至於中央行政首長前來勘查,還是難免會有想要下跪請託的衝動,會急得跺腳哭訴『為什麼我現在想見妳一面會這麼難?』的心情作某種程度上的類比與對照。當然在這當中彼此的姿態身段有著天壤之別般的龐大差異,緊急程度也顯然不一而足。
access。我試圖在這可能有點不倫不類的對照當中突顯的,其實是「近用渠道」這個概念。
如果公共電視台(也就是不獨指公視新聞部)的網站架構夠完善,實際運作上也確實定期統整透過網站上的意見回饋機制,將部分較具代表性的觀眾提問與製作單位的正式回應公開呈現在官方網站或官方部落格上的某個區塊,則真正夠關心相關議題、在意是否能將聲音傳達過去的人們,會知道自己與節目製作單位之間的溝通管道是暢通的,不是留了言寫了信丟了訊息過去卻可能石沈大海的,「觀眾」不需要改以「網友」的身份出現在這個場合,卻只針對看過電視節目播出後的想法與相關製作人進行面對面的意見反饋。
face to face 的 feedback 沒什麼不好,只不過她不應該是唯一的管道,更不該被認為最有用的溝通方式。所以我會認為各家有線電視台新聞頻道在災情剛發生時取代政府機關成為被民眾最信賴倚重的聯絡回報中心,這個事實背後顯示的是公機關的失職;統總帶著同黨候選人和各級首長及幕僚到處巡迴鞠躬十秒鐘,辯解著『災害防救法就已經夠用了』,不是我不會當統總,不是我死抱著法條,而是因為災害防救法本來就夠用了,這個法本來就存在,所以因為風災淹水土石流死掉的鄉民們,本來就都是註定該死的啊,不是我無能啊。人民需要的不是等統總帶著媒體和大批人馬來鞠躬十秒鐘後說『妳想見我作什麼,等我辯解完我會負完全責任但不關我的事再說...』,人民需要的不該是 24 小時不停棚接聽災民或親友 call-in 的新聞頻道,正如同本來就有災害防救法,本來就該有權責機關,本來就該有該針對哪些人民的需求處理哪些緊急事務的專業人員作為公僕為人民服務。針對節目細節的意見,本來就應該要有更暢通的溝通管道讓觀眾可以提出意見、問題或建議,而相關製作單位本來也就該按時統整作出正式而公開的回應。我只不過覺得把這種動作留在難得的「網路聚」上作,有點缺乏效率而已。而這就又更突顯出「網站建置 web2.0 化」的必要性呀。
有些事,在資源不足的苦境下也只能暫時便宜行事,先求有、再求好。但有些事既然已經知道哪裡可能還不夠好,就算已經有了,妳也還是得儘早把不夠好的地方趕緊修正得更順眼一點。
聽說公視網站對「非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 Internet Exploer 用戶」(包括使用 MacOSX / Ubuntu 系統、使用 Mozilla Firefox / Google Chrome / Opera / Safari 等瀏覽器的網友)就不太友善,我自己懶得一一去試,不過公共電視台作為一個公共媒體,代表這個組織的官方網站,確實比一般的企業行號都更應該注意到「公共性」的問題,並且也不能像是其他掛在「.gov.tw」網域名稱底下的公家政府機關,憑空掛上個行政院研考會「無障礙網路空間」貼紙,卻顯然跟貓空纜車、柵湖線捷運、交九轉運站、大巨蛋體育館等重大公共建設一樣缺乏具公信力的專業認證及評估程序即隨便貼上標章放行。網站設計架構完成之後的檢查驗收,不能只用 IE 瀏覽器驗收過就算了。
此外,公視網站也不是沒有 rss feeds,還已經貼心地將各節目網頁內容的 rss 統整在同一個頁面上並作了一點使用 rss 的基礎教學。但這畢竟還是 web1.0、web1.5 時代的作法,距離符合 web2.0 精神的網站設計還是有差距。所以我們應該要提出的質問是,為什麼公視網站不能作得更 web2.0 一點?如果現在負責建構維護公視網站的部門或外包單位有不能作出符合 web2.0 精神的網站來,可不可以找到知道 web2.0 是什麼、有什麼優點的專業人士來協助作好?什麼時候要作?什麼時候看得到?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作為跟公共電視台網站有血緣連繫的部落格平台,如果因為受限於 PeoPo 自訂擴充功能不足的先天條件失調,而導致各節目製作單位紛紛選擇另外在其他 .com 的網路服務空間註冊新帳號作為節目的專屬部落格,這其中當然有些問題應該檢討。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這場「網路聚」當天有位年輕的男同學提出每個節目使用的各類網路服務散落在各處,導致必須一一加入「我的最愛」「網路書籤」去巡察瀏覽察看是否有更新,倒也顯示了其在網路瀏覽習慣,也還停留在 web1.0 時代的舊觀念。youtube.com / twitter.com / plurk.com / facebook.com 等被公視各節目製作單位所利用的網站服務(包括 peopo.org 本身)本來就都有提供 rss 訂閱,養成主動訂閱、讓更新內容自動上門的閱讀習慣,是網友自己該學習的。若公視的網站或部落格在建構設計時又再縮回內容無所不包、到處都要靠人工複製一份相同記錄,而不是設定好後讓各網站服務間能夠彼此自動抓取內容直送到訂閱者的終端界面去,那就還是不夠 web2.0。網站建置不夠 web2.0、部落格或其他微網誌服務的使用不夠 web2.0,甚至連觀眾網友本身的網路閱覽習慣都還不夠 web2.0,卻還要在會談中幾近苛求指陳公視新聞部的節目明明都作得那麼嚴謹用心好看卻缺乏宣傳行銷云云,這在我個人看來幾乎也是一件荒謬的事啊。
當我在當天聚會中聽到馮總經理說麻煩各位網友回去多多轉貼、幫我們宣傳哪些哪些節目、傳達哪些訊息的時候,我心想,這還是 web1.0 時代的宣傳方式啊;當我看到與會的其他某幾位網友,談論的內容雖然無一不是重要的節目觀後意見回饋,卻還是使用 web1.0 時代的網路使用習慣,要求公視新聞的節目應該怎樣調整、網站應該符合哪些她們的個別需求,我心又想,如果今天的主題能夠更強調關於「web2.0 精神」的學習與探討,不知會談的內容會不會有更不一樣的效果?
當電視上的政論節目開放 call-in,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打電話進去暢所欲言,甚至跟列席的名嘴、民代等直接對話,這顯然距離「web2.0」還是有點差距。當【有話好說】也能跟【2100 全民開講】一樣偶爾走出攝影棚,直接透過 SNG 車在哪個廟口、公園進行節目直播,民眾不必透過電波傳送就可以親臨現場觀看節目進行、甚至拿到麥克風與在場來賓進行短暫辯論,這也仍然不是「web2.0」。註冊了 plurk 帳號宣布節目預告,或建立 facebook 群組按時發送群組信,或是把網友找到公視會議室裡聊網路或聊新聞,恐怕也仍然還不是。
「web2.0」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但她至少可以協助解決一些問題,至少可以協助自動搜索抓取生成某些新的網站內容,而不必耗盡節目製作單位出了剪接室、下了節目後的最後一絲心力,而只是去把已經製作好的電視節目以不同格式散發到網際網路上去作電視節目的分身。we are only human,讓製作人、執行製作、節目企劃等工作人員到處作「複製貼上」式的同步更新,費力搞網路分身永遠只會乏術而已。
我們當然應該樂觀期許公視新聞各節目都有 podcast 的出現,當然都該期許網站也推出手機版,用更簡潔的文字界面讓人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透過更多元的途徑接收到公視新聞各節目的心血結晶。但這也仍然只是 web2.0 應用的一個面向而已。
就我幾年來擔任過幾個 .com 網站編輯、維護管理者的經驗,我不敢說全都能適用套用到公視這種 .org 單位的官方網站,但我會建議各組織單位,在規劃網站架構時,除了把網站搞得像某些入口網站一樣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花花綠綠以顯資訊充足之外,是否也能考慮權衡到每回需要作更新內容時,花費最多時間編輯其外觀及內容的,又是哪些部分,而這個部分又跟瀏覽頻率最高的頁面是否相符?有此評估,才不至於花了好多時間搞資料庫、衝 karma、和網友跳香蕉舞早安晚安作互動,其實也是自己作爽的,搞不好還不如把時間拿來種田養魚開餐廳當作抒解工作壓力的消遣啊。
那天會談中有觀眾說在針對【有話好說】上傳到 YouTube 的影片中,想針對某日對談某主題某段落聽取某段特定內容,便只能從頭播放到尾,缺乏效率,製作人信聰也只能點頭表示『我明白這個問題』但不然又能怎樣呢。該同學的建議是上傳完影片後針對節目會談主題去下標題,而非只標出節目日期的 part1 part2 part3...,但實際上最佳的處理方式我想應該還是要善用 multi-tagging 的分類系統,一定得針對關鍵字下多重標籤提供檢索,這其實就是一種 web2.0 精神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到一些 web1.0 使用習慣難以克服的問題。PeoPo 可以下多重標籤,但公視網站各節目的獨立網頁都沒有這個功能,當然會覺得架構起來、檢索起來都特別費力,即使可能已經一點一滴建立起夠完善的資料庫,但當一般網友透過搜尋引擎找上門來,如果在網站設計上沒有一些網站內部內容相互串連起來的機制,讓網友在其中點來連去到處都有吸引其興趣的資訊,或是能夠透過某些發佈機制主動幫忙增生一些什麼資料,也可能會停留不了多久便選擇關閉網頁離開了呀。如果一時半刻間還是無法進行全面性的網站改版,也許就該至少透過 HEMiDEMi.com / funP.com 之類的外部網站來針對內容的分類進行補強了吧。如果 HEMiDEMi 的使用人口有維持在當初全盛時期的成長曲線上,傳播效果其實應該是可以比如今改以微網誌當道的時代更強的,時代變了,習慣仍沒有養成,透過網路串連傳播訊息的策略的經營與執行方式也就必須進行適度的調整了。
『公視新聞台各節目,將可以如何善用網路媒體,達成更理想、更全面、更立體、更即時的傳播效果?』,舉辦這樣的小型聚會聽取意見,所最想從網友意見學習到的,會不會就涵蓋在這個問題裡面?而在我個人看來,公視新聞各節目在網路上的規劃設計是否具有可親性與易得性、是否更符合 web2.0 的精神,就影響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深度吧...
我也有去「公視新聞網路聚」。我還是期待公共電視的發展成長符合 we-media / media of ours / media for us 的願景。而當網路媒體可以作為電視頻道的延伸,我也期待公共電視新聞部在踏出第一步試著與網路世界作更進一步的緊密結合時,也能夠順利找到更多對的人作對的事、成為實踐 web2.0 理想藍圖的一個成功案例。如果還有下次,我還是會想再去看看聽聽。
0 chorus resoun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