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從昨天介紹的 hide 一路接到 LUNA SEA,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
LUNA SEA - Jesus [Live @ Sin after Sin] | LUNA SEA - Tonight |
LUNA SEA 初出道時以 Lunacy 為名在日本地下搖滾圈打拚,闖蕩出一番名堂後在 X(X-JAPAN)團長 YOSHIKI 自立的獨立廠牌「Extasy」下發表首張同名專輯【LUNA SEA】。成功打開知名度後轉投主流廠牌環球音樂集團 MCA 門下,自 1992 年起至 2000 年間一連發表了【IMAGE】【EDEN】【MOTHER】【STYLE】【SHINE】【LUNACY】專輯,中間並有首張精選輯【SINGLES】雙 CD 精選,可謂產量豐富,而且張張暢銷。
LUNA SEA 的音樂根源,包括了源自 punk/post-punk/gothic rock/glam rock/hard rock/grunge/folk rock/pop 等。後期跟幾乎可謂「日本國寶級音樂人」的抽象派嘻哈音樂(abstract hip-hop)天王 DJ KRUSH 的合作,更是讓 LUNA SEA 的音樂觸角更趨多元化。但是關於 LUNA SEA,我並不打算講太多。因為讓我更有興趣的,其實是五人在 1999 年的短暫單飛及 2000 年正式解散所各自的發展(她們堅持用「終幕」的官方說詞來取代「解散」這麼強烈的字眼,但反正意思還不是一樣,總之要再看到五人重聚的合作是很難了)。
一個樂團的成員各自以個人名義發表作品,單飛時的音樂取向會讓人格外容易理解到其興趣所在,再回頭對照先前在樂團中的表現,往往愈能透析合作時作品中的哪些成分可能主要源自於誰的手筆與意見。對樂迷而言,這也永遠會是最有趣的探索功課。
所以我們看到團裡向來活力最旺盛的貝斯手 J 率先跑到美國取經,帶回充滿 punk/grunge-pop/power-pop 能量的個人專輯【PYROMANIA】;主唱 RYUICHI 則改用回本名河村隆一發表一連串的情歌專輯,又化名為英文縮寫的「RK」為一些美少女團體及歌手製作單曲與專輯,當然還是一派流行抒情芭樂路線;鼓手 SHINYA(真矢)向日本傳統文化尋根,褪下鼓棒和身為搖滾樂手張牙舞爪的戰鬥姿態,作出了日本民俗鄉謠風味的單曲《No Stick》,最是叫人大感意外;而團裡向來最妖豔自戀花枝招展、也最才華橫溢的主奏吉他手 SUGIZO,則野心勃勃地找了英國前 art-rock 先驅樂隊 Japan 貝斯手 Mick Karn、另一位日本國寶坂本龍一等超級樂手和 Luna Sea 時代起便密切合作的長期夥伴 d-kiku 與鼓手真矢等,在自設的廠牌「CROSS」底下發表完美融合了流行/前衛/搖滾/歌德/電子碎拍/噪音/酷派爵士/bossa nova/dream pop/浪漫香頌/日本傳統民謠等各種元素、堪稱經典的驚世鉅作首張個人專輯【TRUTH?】,並同步發行找來 DJ KRUSH 跨刀的幾張混音迷你專輯;向來低調的 INORAN 則直接放下吉他手身段,同樣找了 DJ KRUSH 和一些美國靈魂女歌手製作出一張充滿黑人 soul/hip-hop/trip-hop 風味的概念專輯【想】,這應該也是音樂史上最不像吉他手個人專輯的吉他手個人專輯經典代表作之一。
我喜歡 J、SUGIZO 和 INORAN 的單飛路線。我們可以在她們的個人發展中找到所有更純粹的音樂根源,探索是如何影響她們日後所試圖創立的美學體系。所以 2000 年五人再重聚發表的回歸專輯【LUNACY】雖然以最初的團名為本,卻早已預告了這支樂隊幾乎再也無法繼續一起走下去的訊息。「我們坐著靜靜聽著我們五人齊力完成的這張作品,沈默許久,卻幾乎沒人有勇氣率先開口說出那句話:『我想,我們恐怕再也沒法作出比這更屌的作品了。這是我們五人合作所能完成的最後極限了。』」日後在談到關於樂隊「終幕」的話題時,我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五人幾乎口徑一致的類似談話。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在各自單飛時都更加確立了自己真正最想作的是什麼之後,我想任何對音樂仍充滿熱情與創作力的音樂人,是很難再把已經萌芽並迅速茁壯的獨立念頭壓抑克制的。誰會想要放棄更寬廣的發揮空間?
J 總是手腳最快速的。她在單飛後已經馬不停蹄帶來【BLOOD MUZIK】【Unstoppable Drive】和【RED ROOM】三張完整的錄音室專輯及多張單曲、迷你專輯及精選輯【Blast List -the best of-】,仔細聽其內容,妳會發現在概念的表達方式上一張比一張更進化,在不斷衝撞中找出一條愈見精緻又無損其生猛力道的路線出來。但老實說,我個人並不看好 J 繼續以個人姿態作發展,她的音樂作品在本質是很單純、很純粹的,作品中蘊含的爆發力和煽動性能量也絕對不容小覷,但若讓 J 自己作為一個 frontman,這種表現方式在深度上就可能太流於感官而有所不足。如果放在一支更齊頭並進、風格也愈多元的樂團之中,J 所能帶來的本格派硬式龐克搖滾牛仔風,卻必定可以為整個樂團增色不少。就像 LUNA SEA 時代 J 為 LUNA SEA 所作的一樣。我喜歡 J 的純粹,但心中其實默默希望她也能體會到自己在創作路上單打獨鬥時所面臨的某種「障礙」,而能跟樂壇中其他好友共組個 super group 新組合,我相信那必然能夠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全新化學效應才是。
SUGIZO 在【TRUTH?】的成功也許也成為後續發時難以突破超越的壓力。在台灣歌手黃鶯鶯、香港樂隊 Beyond 吉他手黃貫中和當時緋聞女友徐若瑄的個人專輯到處插花,自己的專輯卻始終難產。2001~02 年間在獨立廠牌底下發表自己主演電影《SOUND TRACK》的原聲帶、原聲配樂,欲罷不能竟一連出了三張相關專輯,中間還有親自出演音樂舞台劇的概念配樂【H・ART・CHAOS ~垂直の夢~】,2002 年投靠日本華納音樂以 SUGIZO & THE SPANK YOUR JUICE 名義發行兩張單曲後就又解約,然後沈寂了好一段時間直到 2003 年 10 月才又終於發表了第二張個人專輯【C:LEAR】。前作【TRUTH?】中乃至於 LUNA SEA 時期那種恃才傲物目高一切的闇黑貴公子形象雖然依舊卻已無所依據,聽似失去創作野心的作品平心而論水準並不特別出色。另外 SUGIZO 又在去年年底新組了一個二人組 The FLARE,至今已發表三張單曲,但我還尚無緣買到聽見。
反倒是最低調、最慢條斯理的 INORAN,在結束在 LUNA SEA 的日子以後,不但再推出自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Fragment】和混音專輯【Landscape of Fragment】,並迅速與前 Oblivion Dust 混血主唱 Ken Lloyd 共組新團 FAKE?,至今已經發行【BREATHE IN...】【TOMORROW TODAY】【THE ART OF LOSING TOUCH】【MADE WITH AIR】四張專輯。不只如此,INORAN 更彷彿不知倦怠地宣布將與 RYUICHI 河村隆一及作曲家 H.Hayama(葉山拓亮)共組新團 Tourbillon,已經展開巡迴演出。Tourbillon 的專輯尚未問世,而 FAKE? 四張專輯作品水準並不算整齊,不如先前的【想】及【Fragment】或 Oblivion Dust 專輯來得傑出,只有少數零星單曲仍能展現 INORAN 的簡約吉他美學,譬如本文提供試聽的《LARVA》,就是我本人愛不釋手百聽不厭的佳作,也才讓我繼續容忍著對 FAKE? 作品的不滿意、在無代理盤的情形下繼續購買昂貴的水貨,只為了等待下一首同樣精彩的作品出現。
好像漏掉了河村隆一和真矢的後續發展。反正前面有作超連結,那些超連結之間又彼此互相連結,對她們有興趣的人總找得到更多消息的。
自 1997 年聽見 LUNA SEA 眾團員各有各精彩的單飛作品後,我喜歡終幕單飛後的 SUGIZO、INORAN、J 的分頭進擊更甚於先前的五人合作。但我不願承認的是,漸漸地我已經聽見她們單打獨鬥的侷限性和創作瓶頸。INORAN 的不斷參與新組合也許是打破這僵局、激發更多靈感火花的最佳契機,但以 FAKE? 的成績目前尚不能讓我這挑剔的樂迷感到滿足。轉眼間聽月海也已經約有十年,我不願說她們都已經如昨日黃花江郎才盡,但我仍衷心盼望走過月之暗面之後,也許她們的下一步會更值得期待。畢竟在那「視覺系風暴」已經消退的世紀末,那些卸下了臉上的濃妝、強烈的視覺形象後,還能帶來聽覺方面的優雅美感,偶爾還帶著耽溺的憂傷間雜些許暴虐的末視自毀傾向,對成長於八九零年代的我而言,幾乎也只有 LUNA SEA(其實還有團齡更短的 Oblivion Dust 也是啦)曾經引領我在那樣的想像空間中無盡馳騁而已了。
LUNA SEA - Shine | LUNA SEA - gravity |
雖然要放歌也應該先放 LUNA SEA 的作品才理直氣壯,但這首歌是之前就已經轉檔上傳好用在其他地方的,只用一次太浪費。而且反正真的那麼好聽,也點出了在 INORAN 手下呈現出的簡約吉他美學是什麼樣子,就先別急著離開本頁,放著讓她唱完吧。 :)
0 chorus resoun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