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ookmarks my bootlegvideos my flickrphotos rss takeout send me a note font-size:12px font-size:14px font-size:16px

2011/08/17

the isolated island


大漢橋上拍華江橋

地理跟化學是我高中時最弱的兩個科目。選讀第一類組之後脫離了物理化學甚至也不必算微積分了,此後就剩下地理是我準備考試時最大的障礙。我知道台北是個盆地,但如果不是真的開始騎著單車到處跑來跑去,我不會漸漸瞭解體會到原來這些跨過新店溪與基隆河的橋樑對於台北市的聯外交通是如何重要。若沒有了這些橋,台北幾乎就是一座孤島。

板橋湳雅夜市福緣素食

昨天(08/16)在台北世貿二館看完英國歌手「上衛詩人」James Blunt 演唱會之後有種意猶未盡不想讓夜晚太早結束的感覺,於是回到家換了短褲球鞋就又展開單車夜騎的活動。一時之間也沒有特別想去哪裡,對於十天前讓我刺破輪胎徒步牽車回家的內湖路線又心有餘悸,遇到紅燈就乾脆轉彎,剛離開家沒多遠還飄了點細雨,一度讓我猶豫要不要打消這晚的行程,想到前兩天才寫了 wet ride 雨路決行還被樂多小金人編輯選入首頁推薦,本來已經折返的路走得愈來愈悶,心一橫就乾脆再往寧夏夜市方向前進,但真騎到了寧夏夜市時又沒有特別想要停下來吃宵夜,決定乾脆再以三重三和夜市為目標,尋找上回太晚來沒吃到的脆腸小吃。民權西路的台北橋很大很寬但坡度與長度還算適中,以我的體能還可以一路騎上,不需要把腳放下來踩蹬個幾步也不必像其他老先生老奶奶是直接下車用牽的。但當我以高速來到三和夜市的小楊脆腸攤位,結果還是晚了一步,眼睜睜看著前一位客人把最後一份脆腸點走,瞬時間有種那我到底來幹嘛不然這附近我有想要吃什麼嗎的疑問,熊熊也想不出什麼答案,於是只好悻悻然再轉移陣地。

買不到脆腸其實也沒差,畢竟我身為一個死胖子也沒有非吃宵夜不可的理由,但都已經騎到這裡,乾脆就再往新莊騎去好啦,不過我對新莊真的很不熟,我也不知道這一路騎去要走到哪個地標才適合設為暫定的目的地,於是在大漢橋就左轉跨過新店溪來到相對而言最近來過不少次的板橋。大漢橋可能是連接台北市與台北縣(已改名新北市)的這麼多橋當中距離最長、跨越河道最寬的吧?這只是我的個人主觀感覺,我不確定到底對不對,還需要另外查證一下,但總之大漢橋的坡度並沒有很陡峭,騎單車上坡並不會覺得特別費力。

板橋湳雅夜市黑糖剉冰

在捷運府中站附近打了通電話給一個月沒見的朋友,說另外有約建議我自己去湳雅夜市吃上次一起來過的蚵仔酥蚵仔湯。但自己一個人又不是真的很餓,吃這麼豐盛又有什麼意思,畢竟我是個死胖子,而且我還是比較愛蚵仔之家對面福緣素食的芒果冰呀。結果我才剛停好車,福緣的老闆就喊著要打烊了,雖然如果我堅持要吃應該也是會幫我作,但想想每次來湳雅都吃福緣,不如也給正對面的這家還開著的競爭對手黑糖剉冰一次機會吧。坐下來才發現牆上有可愛的豆花妹蔡黃汝的照片,原來先前有來這家店錄影呀。黑糖剉冰的份量其實比福緣少一點,價格還貴了十元($80),往後若要再來這附近吃芒果冰,福緣仍然會是我的首選。

吃完芒果牛奶冰已經將近十二點五十分,而我的 iPhone 電力只剩 18%,所以我就騎回家了。回程選擇要再度挑戰在我最近這一兩個月城市漫遊探索路上覺得最辛苦的大魔王「萬板大橋」,但其實萬板大橋比較魔王的是從萬華往板橋的這個方向,若是從板橋往萬華回台北相較之下倒是沒那麼累,應該是坡道角度的關係。萬板大橋是我自己往來板橋最常走的路線,每次騎腳踏車上橋若是當日體能狀況較差,就可能在長長的上坡路段騎到一半就不爭氣地放下腳來踩地半走半騎,每次沒辦法保持均速堅持下去就會覺得真是奇恥大辱,輸給了這個大魔王。如果我體重再少個五公斤、體能再加強些,是不是就可以不再被萬板大橋這個大魔王狠狠修理了呢?

回到家換下被汗水濕透的衣服,跟前幾天淋了大雨去參加音樂祭的差別,就在至少還可以馬上洗個熱水澡,這個「至少」其實就差很多了。生活中有時候光是這種「至少」就已經是值得讚嘆生命美好感謝上蒼的「小確幸」了。洗完澡回到電腦前畫了一下昨晚路線,原來大約跑了 32.5 公里。如果跟先前南港內湖的路線合併、如果再跟士林北投、關渡淡水的路線合併,應該夠我騎到天亮。不過以我目前的程度恐怕還不足以挑戰這種逼近常人極限的路線吧... 嫩!遜砲!等長大再來吧!

bike route 20110816

我們常戲稱台北縣市是本位主義極重的「天龍國」,台北市的大安信義內湖天母幾區似乎還尤其嚴重。腳踏車若要往內湖好像不能沿復興北路走隧道穿過基隆河,大直橋也不是給單車走的,要從旁邊的單車牽引道用牽的,雖然我曾在沒啥汽機車的半夜違規騎過,但總還是會覺得心虛嘛。我通常會選擇成美橋或從南港繞路跟著捷運走南湖大橋,繞這麼一大段是因為我本身是神經病愛騎車,偏偏就要挑比較遠的路線走,但平平是繞路,我好像還沒騎過民權大橋,主因是不管從哪個方向,都有更遠的路線可以選擇,民權大橋就比較容易被我跳過;而往士林天母北投的話我本以為單車只能走承德橋,經過幾番探索,原來繞到延平北路走百齡橋或洲美橋也行。洲美橋有獨立的自行車道,下了橋還可以直接接上往關渡淡水的金色河岸自行車道,原來其實這才是一般單車騎士的主流路線。而我在回程時其實比較偏好從圓山飯店旁的中山橋騎回中山足球場「遺址」這一帶,因為坡度比承德橋輕鬆太多了;往永和方向的話福和橋、永福橋、中正橋我之前都還算常走,但最近不知為何就是比較愛往東往北的方向騎。總而言之,目前騎過的這些橋裡,最被我視為畏途的大魔王還是萬板大橋。

我雖總說自己最近常騎車到處亂跑,但主要還是只有幾條路線往幾個方向騎去而已,實際上當然還有更多大小橋等著我去挑戰。如果幾座橋就能把我阻擋,那我也別想挑戰更魔王的山路了罷(可惡,我還是沒辦法騎上中山北路七段過了天母派出所的盡頭,我還是騎不上仰德大道還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山徑啊)。





Smashing Pumpkins【Mellon Collie And The Infinite Sadness: Dawn To Dusk】
Smashing Pumpkins - 《An Ode To No One》


也就是有這麼多橋讓台北市得以跨過基隆河、新店溪的天然屏障,與南來北往的各腹地交通相連。如果少掉這些連繫管道,天龍國民恐怕將會侷限在更小的格局中,舉目所及都還是只有自己的小天地,而自我感覺高人一等地鄙視著其他地方的同胞吧。我出生於台北、唸大學起到畢業也一直久居於台北,卻對這首善之都一直沒能找到夠強烈的歸屬感,而對於幼年及青少年時代成長的台中市,每次回去都覺得變得不一樣了,但卻不是一種發展進步的光榮感,反而都是看到衰敗老化破滅的景象,於是也對這些曾負載少時回憶的城市漸漸感到疏遠陌生。我是顆隨波逐流的失根浮萍,我是沒有橋沒有港灣可以對外聯繫的隔絕孤島。

於是我想起了 Smashing Pumpkins 這首歌。我沒有聽歌時一邊看歌詞、記歌名的習慣,一直以為這首歌叫《Disconnect》,打開 iTunes 一時還找不到檔案,原來其實歌名是更激進的《An Ode to No One (Fuck You)》。我住在天龍國但又不配當天龍人,我是失根浮萍,我是隔絕孤島。砸南瓜說這是首斷線的歌,獻給... 不獻給誰,幹。幹是砸南瓜說的,她們是非凡人物,是我最愛的美國樂團前三名,她們(曾經)很屌。











     Share/Save/Bookmark

0 chorus resound:

 

FinderiCal: my Google Calendar plan4funMail: drop me a lineiPhoto: my flickr photosiMovie: my bootlegvideos on YouTubeFinalCut: movie premieresGarageBand: i wanna rock !iTunes: play that funky musicQuickTime: front row cinemaSafari: Internet Surfing Matrix ReloadedPages: i can read tooKeynote: notable quotesiChat: blahblahs of my miserable lifePainter: drawing graffitiMotion: i love this game !Tachikoma: Ghost in the ShellVoiceOver: i'm biased & saying it out loudSystem Preferences: rss takeout Recycle B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