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有看《海角七號》,而且明明是上映當週就去看的,一直拖了快一整個月票房破億才來寫心得,大家隨便搜尋都一堆有笑有淚的文章,好像沒剩下什麼好補充的了。
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海角七號》。
在去看《海角七號》前一天,我正好有機會遇到在《海角七號》片中飾演小米酒銷售業務客家青年「馬拉桑」的馬念先,那天閒聊的主題其實是音樂生涯接下來的規劃云云。席間剛好順便談到我即將馬上動身成行的電影觀賞計畫,馬尿回答說:『這麼支持?其實我自己都還沒有去看。』我說:『一定要的啊。』『目前我周遭聽到的評價,都說非常喜歡。』在這番好像很貧乏空洞的談話後,在座其他音樂圈的樂團歌手、唱片製作人等也都跟著盤算起自己何時也要去看看《海角七號》。
那天因為和各位音樂人聊得超時,讓我錯過了我比較有餘裕的檔次,只好隔天下午再特地跑一次電影院。明明是週間下午的上班時間,卻坐了八成滿,也不完全都是還在放暑假的大學生,我真感到有些訝異。
雖然每個「功能性」的煽情橋段我都有馬上感應,我是指該發噱的地方都有笑、該掉淚的地方也都有感動到,但我還是必須誠實地說,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海角七號》。
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海角七號》。
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海角七號》。從一開始男主角范逸臣飾演的失意落魄搖滾歌手「阿嘉」在不知名的西門町巷弄砸爛電吉他撂下一句『操妳媽的台北!』起就不喜歡了。我可以猜想理解得到為何有那麼多觀眾在看完電影回家寫心得時都會很有默契地提到這句台詞,但我就是覺得斧鑿痕跡太過刻意到我寧可忽視剪掉說不定還比較好的地步。觀眾從阿嘉的機車後照鏡裡看到作為重要地標的台北 101 大樓(還是總統府?)愈來愈小,象徵接下來約兩個小時長的故事應該將是出於「非台北中心本位主義」觀點,甚至可能讓看過以自行車環島為主題的國片《練習曲》的觀眾自動作了超文本的聯想,其實也是充滿斧鑿刻意的明顯暗喻手法,但在我看來至少還是比『操妳媽的台北!』自然多了。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請來試試我們的馬拉桑小米酒。』『友子,妳看!這麼漂亮的海灘,卻被外地人開的飯店圍起來,我們自己卻看不到。外地人來當老闆,本地人卻要吃外地人的頭路,哪一天我一定要把所有的年輕人叫回來好好努力...』『山要 BOT,海也 BOT,還有什麼不能 BOT!』『我是代表會主席,身高 170。體重 75,今年 60 歲。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吵架、打架、殺人、放火。而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整個恆春放火燒掉,然後把所有年輕人叫回自己家鄉,重新再造,自己做老闆,別出外當人家夥計。這樣我們熟悉了嗎?』這些台詞在觀眾們反覆回味下,隨便找個批踢踢電影板都算俯拾可得,大有足以和香港喜劇天王周星馳被廣泛引用的經典電影台詞站在同樣高度的氣勢。而這些在功能性上肯定不僅只是用來搞笑的台詞,主要是在展現某種「順帶一提」的「文以載道」「借題發揮」,對比到實際上正在現實世界中為了私利大剌剌毫無遮掩上演官商勾結戲碼中的時事新聞(拒絕 BOT 環團搶救台東杉原海灘、 杉原海灘男孩:絕望啦!我對睜眼說瞎話的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業者和台東縣官員絕望啦!...),召喚的是台灣觀眾對家鄉的本土關懷認同情感,也就讓這部電影瞬間彷彿又多了一點深度出來。
但那些只能鋪排在台詞裡的梗概深度畢竟還是太過淺顯。不是要無端指摘從來不曾放棄拍出屬於台灣這塊土地原住民抗爭歷史大戲、猶如「台灣版的《The Last of the Mohicans(大地英豪)》」這般「Epic Movie」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沒有台灣心卻硬要把《海角七號》和在地鄉土認同扯上邊,反而是感嘆這些元素終究也只能在《海角七號》這部電影裡被處理成這樣只能靠著和劇情主線沒有那樣明顯關連的台詞草草帶過。
當看著《海角七號》時,我一直覺得導演把焦點聚集在很多細微小處,但作為比較大的塊落設定,卻只由那段橫跨六十年的異國戀曲來作銜接,而且是由六封情書獨白的形式表現出來,不能說缺乏創意,情感能量也不能說不夠豐沛感人,但在我看來還是少了點什麼、應該可以更大塊的東西。台灣曾經作為日本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日戰爭後日軍撤離改由來自中國大陸的流亡政權國民黨全面接收,這些歷史固然當然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真實故事,但畢竟已經幾乎經過超過兩個世代,然後有所謂「轉型正義」未完成導致的長期政治鬥爭至今未休,那是另一個問題,《海角七號》這部電影也並沒有要處理到這邊來,然而問題就在那些比「二二八事件」更為遙遠的歷史已經只變成用戲劇、音樂文本創作描繪出來的故事輪廓,觀眾的認同感幾乎已經不來自親身體驗,而需要更多的想像力、同理心來構築對於那些久遠歷史事件大時代裡小人物生活樣貌的認知。
當坐在戲院座椅上觀賞《海角七號》,跟著劇情起伏歡笑跟著含淚,一個鏡頭都沒有錯過,但我心中思索著的卻是『what would Hollywood do?』如果是好萊塢改編版,那些洋鬼子又會用什麼角度、什麼方式來對全世界的廣大觀眾呈現這樣的故事呢?應該會是一部 YA 片,大概會由擅長結合音樂和喜劇元素、鎖定青少年族群、適合闔家觀賞的 Disney Picture(迪士尼影業)拍出類似《Freaky Friday(辣媽辣妹)》、《Confessions of a Teenage Drama Queen(高校天后)》、《Just My Luck(幸運之吻)》、《Camp Rock(搖滾夏令營)》... 之類的小品青春勵志喜劇片。就算是結合《Detroit Rock City(搖滾新世代)》、《American Pie(美國派)》、《New York Minute(紐約放電俏姐妹)》、《Sydney White》非迪士尼出品的幾種不同套路 YA 片再糅合生成出一部新的音樂類「semi-cult-movie」,應該也還是很有趣能夠吸引到一定的票房人氣度啊。
如果會有好萊塢版的《海角七號》,劇情主軸應該是放在社區大會決議要拆除什麼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地方建設,大概是要被邪惡財團整建為超級連鎖商場之類的玩意兒,為了爭取有關當局更高的重視、喚起在地居民的團結,於是在這個即將不復存在的歷史古蹟遺址旁,一群只如散兵遊勇烏合之眾程度的熱血年輕人決定要趁什麼樣的聚會場合,例如當地高中的畢業舞會,硬搞出一場迷你演唱會,也許還莫名其妙把哪個曾經也是從這所高中畢業的哪個大歌星找回來站台表達願意支持母校保留那歷史遺跡的意願,登高一呼獲得更廣泛的迴響,呼籲著些家庭、夢想、熱血的傳統價值,終於暫緩了邪惡財團可能還勾結黑心校務理事的拆遷改建計畫,然後在男女主角於舞台上激情演出後眾目睽睽下感動擁吻的皆大歡喜氣氛中劃下句點開始跑工作人員名單字幕的 happy ending。我猜如果會有好萊塢版的《海角七號》,應該大致上是會套用這樣的公式模型被產製出來的。
哪一種比較好看?好萊塢版像作罐頭一樣生產出來的《海角七號》就會比較「專業」然後更賣錢嗎?我覺得這庸人自擾的疑問似乎不容易評斷,畢竟上頭舉例過的諸多好萊塢 YA 片也算是水準參差良莠不齊,端看片商拿多少預算投入製作成本、編導又投入多少用心。而既然我在前段中重複強調了兩次好萊塢的電影工廠化生產流程,似有貶低人家大型電影工業從業工作者創意良心被商業動機壓倒的含意,我猜也許會有大多數本地觀眾會說『當然還是台灣原汁原味版的《海角七號》就會比好萊塢版的好看啊』。
本地觀眾會喜歡《海角七號》這樣的戲劇,一點都不叫人意外。那些像海浪般被安置著每隔幾分鐘便要冒出來逗觀眾會心一笑的橋段,當然是最能拉近作者與觀眾間距離的最佳利器。包括『幹!要回答得這麼快嗎?不考慮就回答。我老人家耶!我心肝不是鐵打的,我也會傷心耶!難道就不能有兩個彈貝斯的嗎?我不管,給我彈什麼都好啦!我一定要上台表演啦!』『哇係國寶溜!』之類的台詞,讓本是吹北管卻被找來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林宗仁迅速爆紅,受歡迎程度恐怕不亞於電視上一眾說學逗唱的 B 咖諧星。然而我個人卻無法因為在電影院裡從頭到尾保持愉快心情就喜歡《海角七號》這部電影。不是因為我個人偏好更文以載道的文謅謅藝術片,我才看不懂也從來沒興趣花錢花時間看文藝青年最愛的那些高深玩意兒,而是出於一種『難道就只有這樣而已嗎』的愛之深責之切心理,好看的電影不能只是好笑歡樂吧。《The Transformers(變形金剛)》、《Iron Man(鋼鐵人)》等知名動漫畫改編的電影都因為塞進很多搞笑台詞歡樂橋段而在全球市場上暢銷賣座,我也都掏腰包去電影院裡觀賞了,但我也從來不覺得她們是應該被放在什麼必看排行榜上讚其優秀偉大的「好電影」啊。這當然是放在一個更嚴謹的高規格標準來說的,總還是比拿差不多的錢買票去看同樣有重金宣傳的《功夫灌籃》、《赤壁》等不知所謂的空洞 hypes 更有意義吧。
本地觀眾會喜歡《海角七號》這樣的戲劇,一點都不叫人意外。對我而言,就跟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在收視率上都突破創新紀錄具有一樣的意義。我猜這幾部偶像劇的基本收視群,和願意花錢買票多看好幾次《海角七號》的觀眾,在人口上應該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未必由專業演員領銜主演、充滿帶點誇張笑點的漫畫式劇情橋段,這群觀眾就吃這套,還吃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啊。妳看同檔其他電視台推出應戰的【籃球火】、【不良笑花】等不也都有想要複製成功模式,紛紛往那些低級趣味耍蠢搞笑希望藉以吸引到觀眾好感的操作方式?
純就我個人偏好來說呢,我不喜歡抄襲好萊塢、抄襲日劇的公式罐頭作品,我不喜歡過於漫畫卡通式的戲劇表達。所以我既不怎麼喜歡日劇【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交響情人夢)】,也無法太過投入於電影《花吃了那女孩》的氛圍中。想要獲得更廣泛的歡迎和商業成績上的肯定並不是罪過,然而未必都需要用自我降低智商的表達形式來和無形中亦被瞧扁的觀眾的距離的啊。那反而是最廉價的作法。
無關最終呈現的整體質感雅俗高低,但肯定和「說服力」有更緊密的因果關連。當我們在觀賞任何形式的戲劇作品時不時要在心中大聲吶喊著『厚喔!拜託~怎麼可能?』而對戲中人物對事物的反應處處充滿質疑,當劇情的轉折衝突安排讓人覺得都是「為戲而戲」的斧鑿痕跡,當她們無法讓觀眾產生『如果平凡如我遭遇到類似情境,我也非常有可能作出相同抉擇』或是『如果平凡如我遭遇到類似情境,我卻很可能因為什麼樣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難以作出和劇中角色相同的抉擇,這角色可真令人感動、敬佩』的設身處地心理投射,那就會顯得不夠自然而缺乏『it could happen (to me)』的說服力。永遠把創意放在那幾萬次難得一見的巧合中的巧合,固然增加了所謂「戲劇張力」卻仍可能斲喪犧牲了更通用、能被更廣泛體驗深刻理解認同的元素,就可能淪為次一等的作品。當然還是會有人愛,說不定還為數可觀,但就是次了一等,沒有那麼厲害。看起來比較厲害(但也未必就曲高和寡乏人問津)跟人多勢眾錢包滿滿放在同一個天秤上作衡量,沒有絕對的好壞,只不過是個人價值取捨的問題。但是在執行難度上來說,我覺得「看起來好像比較厲害」看起來好像比較厲害,跟因為受到廣泛喜愛暢銷熱賣一樣值得創作者去追求。
所以我一直覺得《海角七號》裡幾乎每個主要角色都背負著太過頭的莫名其妙怒氣了。從阿嘉的『操妳媽的台北』『其實我並不差』,到友子的『我也是 model 啊,為什麼我要負責打點其他 model 的管理,為什麼我要當這場演唱會的協調翻譯負責人?』『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欺負我?!』,再到鄉民代表的『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整個恆春放火燒掉,然後把所有年輕人叫回自己家鄉,重新再造,自己做老闆,別出外當人家夥計。』等等,不能說每個人承受過的壓力不是其來有自,發怒咆哮也都不是無名之火,但就都還是「太超過了」「太超過了」「太超過了」。生氣時的表現會是這樣的嗎?指著台北陰鬱的灰色天空破口大罵然後砸爛自己的吉他?指著恆春的下弦月問『妳笑屁啊』然後拿石頭砸爛沒人在家的玻璃門窗?放著不需指揮的小鎮道路交通不管往未戴安全帽的冒牌代班郵差拽下機車來吼著『幹!』並揮拳相向?「前霹靂小組」警官的身手跟落魄搖滾歌手扭打起來一樣都打不到對方?真的有在生氣嗎?生氣真的會這樣嗎?
林曉培飾演的飯店房務/單親媽媽「明珠」和李佩甄飾演的性感車行老闆娘一些配角似乎都應該有更多深刻感人的生命故事可以著墨,但因為和劇情主軸的關連不夠強,戲份後來都被刪除掉了。反倒是角色性格幾乎毫無著力點、浮在半空中的「小島友子」梁文音,卻因為是貫串劇情的情書收件人,到故事最後非得再多花幾百萬搭設海港送別場景出來亮個相。橫跨六十年、未得善終的這段異國戀情,真的有那麼刻骨銘心嗎?一千年前肯定一樣是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虹,真的有那麼感人嗎?花了可能是最多片酬邀請跨刀的日本歌手中孝介,在墾丁一所飯店舉辦演唱會,就算規模拉到再大再高也還是沒可能吸引到多少外地年輕人湧入專程買票觀賞啊。海洋音樂祭、春天吶喊等活動才有那麼多觀光效益,但其中又有極大比例是出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目的前來共襄盛舉的啊。
在喜宴酒席之後,所有角色都卸下彼此心防,在酒精、月色和台上卡拉 OK 喧囂的歡樂氣氛催化之下娓娓道出一些原本深藏不露的心事。最為感人的當然包括本是霹靂小組的原住民警察「勞馬」在工作中受到職業傷害,不再適合繼續從事出生入死的高度緊張最前線任務,調回故鄉管制小鎮並不怎麼堵塞的交通,不願再承受擔憂壓力的愛妻卻早已離家展開另一段人生旅途,而教會裡的十歲天才鋼琴女孩「大大」在勞馬掏出妻子照片逢人就說『妳看這是我的魯凱族公主』時,成熟地拍拍勞馬、輕吻額頭,人情世故的千言萬語已經盡在不言中。後來大大的媽媽抱著大大看著夜晚的潮汐,輕輕唱起歌手何欣穗將父親家書譜寫成曲的《給女兒》,前段是日文,講的是 ciacia 還未出道前在 pub / livehouse 走唱的歌女生涯,述說著為人父母對子女前途的關心擔憂,最後段歌詞加入 ciacia 的回應,唱著自己在外無論如何經歷風浪苦楚,回到家了仍然永遠都會是爹娘的心頭肉,血濃於水的基因情感是任何外在事物都無從摧毀的。但歌曲一直唱著,從前奏的簡單吉他伴奏到後段的激昂搖滾編制,畫面卻已經轉到在異鄉打拚但幾乎一事無成處處碰壁的友子在酒過三巡後情緒失控,跑到阿嘉樓下叫囂怒罵,然後昏睡在前門地板,被也是喝了一晚悶酒回家的阿嘉抱上樓,卻突然看對了眼脫了衣服「相好」起來的「嘿咻進行曲」。《給女兒》這樣一首歌被這樣使用在電影中的轉折橋段裡,會不會有點尷尬突兀呢?
我覺得這些都是《海角七號》最可惜的地方。很多小地方可以吸引到男女老幼各階層人口不同程度的共鳴是好事,但沒有更大的格局了就很可惜(然而格局應該很大的、眼下尚未催生成功的《賽德克巴萊》又勢必承擔著另一種擔憂,不管未來把這部史詩電影拍得再好,這社會上沒有太多其實只尬意【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交響情人夢)】【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這味的年輕觀眾有能力和意願承擔另一部《悲情城市》般的龐大沈重嚴肅作品了;如果妳拿《異域》跟【好小子】放在一起,我還是寧願看《好小子》,而《異域》的「看起來好像比較厲害」,其實也只不過是跟【好小子】相比如此而已,我還是更寧願去看【Firsh Blood(第一滴血)】系列或《Dance with Wolves(與狼共舞)》之類的作品啊)。
誠如 [involuntarily] 魏德聖與死亡重金屬這篇文章所聯想到的,這也是我個人的擔憂。不是深度厚度的拿捏功力問題,對比到從賣座要素到宣傳手法都向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大量取經的操作模式,更需要擔心的卻可能是《海角七號》破億的成功極可能無以為繼的障礙。正如我們並不需要複製更多《功夫灌籃》【籃球火】來複製並順理成章繼承到電影《少林足球》、漫畫【SLAM DUNK(灌籃高手)】的大受歡迎與商業佳績般,我個人實在不想再看到未來的台灣電影因為有《海角七號》珠玉在前,又跟著前仆後繼跟著一窩蜂拍起另一波耍白癡搞笑當幽默、加點不痛不癢的叫罵當作批判的「新台灣電影」風潮。《海角七號》難道就該是台灣電影圈的【超級星光大道】,接續在《練習曲》、《情非得已生存之道》、《九降風》之後,終於笑中帶淚感恩收割,要繼而帶起更多後繼跟隨的「文藝復興運動」?然而在《海角七號》之後,當看到另一部亦走輕鬆詼諧路線讓觀眾回憶童年青春的國片輔導金電影《囧男孩》在主流電子媒體【康熙來了】打片宣傳時,含廣告一小時的節目有將近四十分鐘都在聊製片人李烈早已告吹多年的兩段情史,妳一方面需要為台灣五十步笑港媒一百步的狗仔媒體文化感到汗顏不屑,另一方面也必然還是會思考起更理想的影視圈大環境及相對應的行銷策略及執行應該是什麼樣貌,整個電影工業、傳媒工業、文化商品行銷工業,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又有什麼樣的背景環境條件支持,才有可能再陸續產出更多像魏德聖般的創意工作者,產出更多像是《海角七號》般的作品,讓觀眾喜歡,拿出去和其他各國頂尖作品一起也不覺得失禮或丟了臉。
『誰講恆春無人才?』我們擔心的不是這個。問題只在我們所謂的人才,走出了國境以外還是不是人才,還是得像李安、王建民、盧彥勳... 那麼多所謂「台灣之光」,靠著自己的力量辛苦走出自己的路之後,才被拉回來沾沾光,卻還是沒有給予更多的支持,連帶將目光拉回身旁周遭,將資源更有效率地投注在足以培植出更多同樣傑出人才的孕育環境。重點不在【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海角七號》的淺薄與不足,而是在於除了【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海角七號》,是不是還有其他不必遵循相同配方的作品,例如【風中緋櫻】、【危險心靈】、【波麗士大人】等觸角更多元的精緻大戲,也都能夠直接命中人心而得到和【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同等程度的共鳴以及相對的經濟回收商業成績,而非死守在有公資源挹注的公共電視或新聞局千萬輔導金的保護傘下,在能腳踏實地的步伐下便另闢蹊徑踩出同樣光明平坦的康莊大道?
我也有看《海角七號》。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以西,國境之南,相思卿尚留海角,斷腸人已在天涯。-- 馬致遠《天淨沙》
3 chorus resound:
你說了那麼多 我卻覺得你不是在看電影 而是分析批判電影 你不了解為什麼裡面的角色為什麼那麼怨氣沖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有好好看電影 你就會知道裡頭的每個人物幾乎都是鬱悶 不得志的 從北上台北奮鬥15年 追尋音樂夢卻失敗歸鄉的范逸臣 到來台發展模特兒卻淪為模特兒經紀人的田中千繪 那些遭遇都是他們在片中開始時總是忿忿不平的理由
另外你最令我覺得可悲的是把海角跟好萊塢的YA片做對比 你實在太看不起自己了 美式YA片只是嘻笑怒罵的大鍋炒 與海角談到的議題面向豐富性 根本是風馬牛不相關 除非你把海角中詼諧的地方 當作純粹的搞笑 那就是你深度上的問題了 要批評前請先多做功課 網路世界是言論自由的 你可以不喜歡海角 但是你發表的言論就代表你的深度
hi dawson, 謝謝您撥冗回應本篇長文。
但我想您大概也沒有仔細看到我的文章表達的意思。我不是『不了解裡面的角色為什麼那麼怨氣沖天』,我說的是她們『每個主要角色幾乎都背負著著太過頭的莫名其妙怒氣了』。我的文章內容寫的是『不能說每個人承受過的壓力不是其來有自,發怒咆哮也都不是無名之火,但就都還是「太超過了」「太超過了」「太超過了」。』
即使對不順遂的音樂理想際遇發展再怎麼不爽,一般而言我不認為會有任何哪個 rocker 會將憤恨難平的怒氣發洩在一把動輒好幾萬元的吉他上,沒記錯的話阿嘉拿的 Parker Guitar 可不是便宜貨哪。後來阿嘉的媽媽又悄悄送了一把新 Parker 到阿嘉房間,至少裝琴的外盒是 Parker,但阿嘉已經換成 W 開頭的我不認識的牌子了,反而是勞馬在練團室拿的電吉他是 Parker。這不知道該不該算是道具的草率混用不連戲,但如果我真的沒記錯沒看錯,反正這不是綜藝節目玩「大家來找碴」遊戲,本來就無須太過計較這種東西。
我在意的是每個角色在已經覺得『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欺負我?』的不順遂心理壓力下,為何編導選擇讓這些角色用這種方式去宣洩她們各自的情感,而這麼碰巧跟大多數平凡人實際生活中會有的反應並不盡相同。巴士阿叔說得好:『妳有壓力,我有壓力!』正常人當然也都會生氣,但通常不會像劇中人物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去發洩她們的不順、不滿與不爽。
您願意接受編導給予的「合理解釋」,我當然絕對也予以尊重,但我會認為,一部理想中更接近完美的戲劇創作,應該要更貼近一般人的真實世界真實生活,選擇用那些或許「較有戲劇張力」的方式來安排每一段劇情轉折,是「求仁得仁」,我可以理解,但這選擇卻也將同時犧牲了一些我個人將更為在意的「什麼」。這些意見,我本就已經表達在文章段落裡了吧,妳是不是不小心漏讀忽略了呢?
至於提到『what would Hollywood do?』,本是意欲將《海角七號》一片放在一個和其他院線強檔無大差異的平等地位來談,畢竟好萊塢商業片之所以能在全球電影市場普遍吃香,關鍵不只在於幕後出資老闆財大氣粗資源豐厚,更在她們在「工廠機械化」的產製程序中,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公式配方,去迎合到更多的普羅人口。無可否認,好萊塢 YA 片中有不少粗製濫造的作品,但您用『只是嬉笑怒罵的大鍋炒』一語帶過其實也可能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我文章裡說過,重點還是在於『願意投入多少用心』。我之所以要將《海角七號》拿來和好萊塢產製的 YA 片型相提並論,既不是貶低也不是拉抬任何一方,只不過是讓讀者更容易抓出我的評論是出於哪些衡量標準而已。畢竟,《海角七號》也是在代理過無數好萊塢賣座商業大片的博偉公司精密的行銷操盤下一步一步搶佔票房排行榜的。沒想到這卻會讓您覺得『可悲』或是『看不起自己』這麼嚴重,我也只能覺得遺憾。我還無從理解妳所謂的『批評前請先多作功課』指的是哪裡少作了什麼功課,我也希望自己是有深度的啊。只希望別是只要對《海角七號》【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交響情人夢)】【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乃至於其之所以能爆紅原因何在的大眾文化有所批評,就都被您當作『代表批評者沒深度』酸葡萄心理作祟才故意要跟喜愛《海角七號》的廣大觀眾唱反調來自命清高了。
其實我文章裡還是早就有說過了,這些覺得《海角七號》還可以拍得更好的評論切入角度,包括對於大約同時間台灣本土其他所有戲劇創作者的觀察與想法,全都是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期盼出發的啊。
基於我自己的標準,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海角七號》,沒有那麼喜歡【命中注定我愛你】【無敵珊寶妹】,不代表我認為她們不配被別人喜愛。我理解她們為何會被喜愛,只不過我已經用這麼長一篇文章在記述為何我用了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標準來決定我是否喜愛哪些戲劇作品了,實在沒必要在文章回應底下再重申了啊。
還是感謝您的回應指教,讓這向來冷清囉唆的敝格蓬篳生輝。
本文跟回應都寫那麼長,卻還是有些話忘了補充。我為何不喜歡開頭第一句台詞『操妳媽的台北!』?因為那太不自然。『操妳媽的____!』這種幹譙很多人早已內化成標點符號般的生活口語,但要操要幹要騎的怒罵對象在用法還是會有細微的差別。
很多人都可能在各自的 blog 上發表標題開門見山『操妳媽的三氯氫胺!』『幹拎老師咧豬頭老闆!』『馬的爛政府!』之類諸多相較之下可能被認為粗鄙的「黑特文」,但會在網路上或日記本中寫出來,跟會在大庭廣眾下或四下無人時脫口而出還是很不一樣。
一個抑鬱不得志的樂團主唱,在大城市裡已經得不到繼續實踐音樂夢想的機會,所以決定包袱款款回故鄉「休息充電」另作打算。對於這麼一個熱血青年而言,肯定是受過了一些什麼委屈和打擊,才會有此決定。她會在她的 blog 或跑去批踢踢張貼『操妳媽的台北!』是有可能的,會對因為繳不出房租就被強行丟出行李的房東或不再擁有相同夢想與堅持的樂團團員或不再給予無限支持的女友大吼『操妳媽的 XXX!』都是有可能的,但在把行李都搬上機車後對著空巷大吼『操妳媽的台北』?這就還是不夠自然。我們平常都可能會在 blog 上、在 msn 上寫下『爸媽我愛妳們!』的文字,但面對面說出口?那就不會是每個人都能夠自然脫口而出的情緒。
去計較這些,就是為了要追求戲劇創作與常民真實生活之間的接近。愈接近真實卻還仍然還能讓人感動,就愈需要創作者付出功力與才華來撐起其戲劇張力。用一句『操妳媽的台北!』來一語帶過,可以省略解釋很多東西,觀眾一看到一聽到就瞭解阿嘉這個角色背後大概有些什麼樣的故事,但選擇用這種仍嫌不夠自然生活的方式來交代角色背景,就還是會有「便宜行事」的嫌疑,就還是會成為被提出還可以再更好的一點小遺憾缺陷。
而這正是我自己看戲時最在意的細節。那些好萊塢爛 YA 片都可能可以隨便砸下好幾百萬美金去紐約鬧區搭台辦場封街千人演唱會,再花好幾百萬美金送去 LightStorm Entertainment 之類的大公司去作動畫特效後製。國片沒有那麼大的市場支持,資金運用起來得更拮据地花在刀口上,除了『愛台灣』『不下載就是支持國片』之類空洞的情感認同號召,是不是就更應該在那些更貼近真實生活的真實情感上下功夫,才能靠細膩的說服力勝過那些可能只充斥感官刺激和低級笑點的好萊塢電影工廠罐頭作品?
基於這樣的理由,我認真地看過《海角七號》,該笑的笑點、該哭的哭點我應該全都沒錯過,卻還是覺得自己並沒有像其他大多數同胞同樣喜歡這部電影,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這理由也許在他人眼中並沒那麼重要,所以我因此發表『沒有那麼喜歡』的意見會被斥為「沒深度」,但這其實應該是各人價值觀的不同,而非有無深度與否的選擇吧。
作到什麼而沒作到什麼的不同作品,在我的價值衡量體系裡便會有高低不同的評價,我已經用這麼長的篇幅來說明自己的理由了,也沒有說「如果她怎樣怎麼的話我就會更喜歡了但結果人家明明是這樣我卻不喜歡、明明是那樣我卻又說喜歡」的標準不一情形,我所試圖表達的重點難道還不足以令人理解嗎?『妳可以不喜歡《海角七號》,但妳發表的言論代表妳沒深度』這樣的回應批評,對我個人而言是很嚴重的傷害,的確讓我非常在意呀。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