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ookmarks my bootlegvideos my flickrphotos rss takeout send me a note font-size:12px font-size:14px font-size:16px

2007/06/09

收推書籤生死鬥

網路大頑家 & 樂讀達人 挖書籤,哇大獎

爛標題,言重了。什麼生死鬥,其實也不過是在肖想 Microsoft Xbox 360Nintendo WiiNintendo DS LiteiPod shuffle 等夢幻玩具大獎而已啊。但總之這篇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在思索著關於 HEMiDEMi 黑米共享書籤網站上與其他單位合作舉辦過幾回收推書籤送大獎的「競賽機制」設計,以及,關於黑米這類網站的使用方式、使用習慣等。

※「收」與「推」的數字遊戲?

無論是就愛「頑」網路挖書籤,哇大獎的活動,甚至還可以往前回溯到「2006 黑米快樂」黑米慶生大串連!的濫觴,遊戲規則多半有點複雜,即使最近的活動都加入隨機亂數抽獎的關卡,但主要看來初步的篩檢淘汰都還是會跟該書籤被收藏、推薦的加總計算有關。

我們可以說「收」與「推」的動作幾乎涵蓋了黑米共享書籤網站在使用上的最主要特色,利用黑米而設計出來的書籤競賽送獎機制不參考這些數據反而還奇怪了,但在實作上,卻還是有點問題,不能說是最理想的規則設計。大家都在收同樣一則書籤,比賽中的 credit 會歸到「始作俑者」第一個帶頭收藏該書籤的人頭上,後面跟著收書籤的人,都成了幫忙把首收者拱上去的助拳人,即使很可能第一個收書籤的人並沒有好好將該則書籤分送各相關群組、標上各相關分類標籤,是後面的使用者在跟著收入書籤時才幫忙補上,總之這遊戲規則對首收者的 favor 是最大的,搶得先機的書籤收入者所佔得的優勢是最大的。如果真的對這「競賽」結果非常關注,對獎品志在必得,甚至還可能放入一些心機算計,對於可能對自己造成競爭壓力的書籤,本來自己也可能會收會推的就故意放著不推不收,甚至還巴不得別人也都忽略沒看到這個書籤,則相對之下自己搶先收到的某則熱門書籤說不定就又更有機會出線。這些心機在實際執行上其實也沒有什麼明顯不公平競爭的嫌疑,是否變相使用操作根本很難用客觀角度來衡量,但妳又不能不想到這些偷吃步的確有可能對哪則書籤最熱門的結果造成一些影響和變化。這些難免就成了規則設計上的某種缺漏。

首位書籤收藏者當然應該得到多一點 credit 和 favor。這種事如果還需要多費唇舌解釋的話未免也太蠢了,想當年我自己也曾經在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Xdite 這則書籤底下力倡所有使用者都該盡量多帶頭收進更多不同口味不同來源的新書籤,才能為整個社群在嚼舌根時提供更多的材料。我那則回應還得到四十幾個「推」,那時我是這麼說的:

bias 小掰同學 (bias) 說:

共享書籤網站並不主動生成內容,需要使用者的加入並積極參與互動,才得以激盪翻攪出源源不絕的 web2.0 活力。一個人再如何智識淵博興趣廣泛,畢竟在廣度深度上還是會有一定的限制,每個人都在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中挖掘新書籤,並針對書籤本文的內容提出更多的延伸思考,也許只是簡單的摘要,就有機會為其他使用者開了一小扇窗,然後可以回收到自己始料未及的全新體驗與收穫。

不同一群人使用 HEMiDEMi、MyShare 之類的共享書籤網站,會造成不同的光景,這是必然的道理。只對陳水扁馬英九蘇貞昌游錫堃郝龍斌周錫瑋有興趣的同一群人來用黑米,書籤討論頁上當然也就只會有這群政客的名字,藍綠褒貶的平均分佈也無從造成整體網站在書籤性質上的平衡與包羅萬象。這是一種失衡,而當初黑米以不在首頁上顯示熱門討論串的機制來作為一種應對,縱使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作法,但也絕不會是造成「黑米愈來愈難看」「我也不再愛黑米」的主要原因。

同樣地,如果有這麼一群只對收藏 NBA 外文資訊有興趣的人來使用黑米,也許三十支球隊的球迷便都可以直接依照支持球隊隊名的標籤找到她們最有興趣的書籤文章來進行討論,那麼黑米上的 NBA 群組就不會如今日現實上的如此冷清。同樣的例子我可以繼續舉個沒完,如果蔡依林、孫燕姿、S.H.E、周杰倫、王力宏、五月天、五五六六、一八三俱樂部、旺福、Tizzy Bac、圖騰、許哲珮、許慧欣、曹格、林俊傑、張惠妹、熊寶貝、橙草、薄荷葉、一九七六... 所有主流非主流的樂迷也都利用黑米來收藏書籤並參與討論,黑米看起來也應該會跟現在很不一樣。如果還有另一群樂迷會收 U2、Coldplay、Radiohead、Blur... 之類的書籤呢?那如果還有人會收 White Stripes、The Yeah Yeah Yeahs、Arcade Fire、Snow Patrol、Sigur Rós 咧?一定都會更豐富的啊。

可是如果黑米這陣子來增加了這麼多新使用者、開設了這麼多新群組,偏偏就是沒有另外多收到這麼多不同題材的書籤,而討論焦點往往還是只侷限在「丁丁是個人才!」「Open 小將露點了!」「無名小站又鬧笑話了!」「陳水扁下台!」「都是馬英九害的!」「蘇貞昌死政客!」「郝龍斌真豬頭!」「周錫瑋大混帳!」「樂生留 90%,捷運不延遲!」之類的話題上鬼擋牆,那黑米當然好看不起來啊。如果使用者們同質性如此之高,就連參與討論時會不脫哪種基本立場與結論(而非更深層的邏輯思辯過程)都還在意料之中,沒有開發出更廣泛題材的書籤來作為討論交流的血肉,就算找到林志玲金城武來代言也還是不可能好看啊。

web2.0 網站把內容生成的重責大任交由使用者來主導,使用者自己 narrow minded 又偷懶不去多收更多不同領域的書籤進來,大家補充食材的源頭如果永遠還是蕃薯藤奇摩中廣新聞等入口網站的當日頭條,那嫌她不好看之外,除了問「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之外,是否也該順便想想「我為了愛黑米付出分享過了什麼」?

終日只停留在「熱門討論書籤」頁面上找機會按「推」「我也收」的使用習慣,是絕對不夠讓她變得更好看的啊。
其實沒有必要這麼敝帚自珍全文收錄,但既然自認並沒有流於低級謾罵而還是付出了心血在討論什麼還蠻有意義的話題,沒有在自己 blog 也留點記錄有時也難免會覺得怪怪的罷。後續這篇 Blog.XDite.net » 發言的正當度裡我還回得更多了:
bias 小掰同學 (bias) 說:

搞錯方向搞錯對象搞錯問題開錯了刀,就會變成大家都在說,但是講出口之後就還是什麼也動不到的狀況。

前一篇「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把黑米變得不那麼可愛(?)的主因歸結到首頁改版所致,但真的是這樣嗎?我是指,黑米真的不再可愛了嗎?我是指,黑米的不再可愛真的是因為首頁改版的呈現方式所造成的嗎?關於這些「邏輯上的問題」,在前一則書籤討論裡,多少應該有回答到一部分吧。就我個人所看到的,所認為的,事實也許並不完全如 XDite 前一篇文中所寫的那麼一回事。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企鵝在找 XDite 開刀時,拿了 XDite 這個 ID 的書籤數、使用頻率等資料作為一種切入角度,真的是只單純在指責帳號貢獻度太低所以沒資格批評嗎?XDite 這篇「發言的正當度」是以回應這個論點為主要核心,但我個人所看到的,所認為的,卻也不覺得有抓對方向。重點不是在這裡啊。

我覺得作為一個共享書籤網站,維持內容的「多元性」很重要。只滿足單一特定族群口味的網站,就算這個族群人口再龐大,只要她們還真的如此具備單一而且特定的口味,她恐怕便永遠都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更好的網站。所以也許如 XDite 會建議黑米不要成為「只收工具文的書籤網站」,也許如很多人都希望黑米不要成為「只有藍綠政爭口水延伸的討論區」,這些建議和期許都是好的,都是正確的,但若真的有觀察黑米稍微久一點點就好,我不相信有哪個黑米使用者會睜眼說瞎話作出「黑米是只收工具文的書籤網站」「黑米是只有藍綠政爭口水延伸的討論區」這種觀察來。因為黑米在實際運作上並沒有變成這樣。

但是即使如此,在「多元化」這個理想願景之前,目前的黑米似乎也還並不夠那樣包山包海,無論在書籤性質、討論內容、社群互動上,都還可以有很長一段路再更蓬勃發展,對吧?在前一篇「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的書籤討論裡,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寫得很長但看來還蠻受認同,我覺得要讓黑米更貼近於這個理想,最重要的方式倒不見得在於客製化個人自訂首頁、群組入口的大幅改變,也同樣不見得在於終於增強改進了書籤搜尋引擎的檢索能力,我認為癥結仍然在於需要更多人各自蒐羅到更多更多元口味的不同書籤。巧婦難為無米炊嘛,幾千個使用者搞出幾百個群組及個人首頁版型,結果萬一從這些入口進入後都只同樣呈現了固定那十幾則書籤,「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來逛這黑米網站到底是在觀摩 CSS 還是在幹嘛?

要多收書籤才能讓黑米更多元更茁壯更好看更可愛啊。如果平常書籤收得少,不管在既有的有限書籤中跳下來參加討論得夠不夠勤快,光說黑米愈來愈不可愛,那其實仍然不是愛黑米的最好方式。

如果問句「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是可以成立的,那她當然必定必須先包含了「我曾經愛過黑米」這個大前題。所以我先前也問過了一個問題:「妳曾經怎麼愛著黑米?」how do you love somebody? can you prove it?

把這樣的邏輯關係連起來看,關於 free rider (free loader) 的質疑也就有其基礎所在。「自由騎士」是字面上的直翻,「不願付出、只想坐享其成的搭便車心態」可能會更貼近其意。雖然如果可以輕輕鬆鬆連上黑米從首頁(或群組首頁、個人首頁)點個幾下便自動湧入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大量書籤文摘會是最棒的狀況,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情形卻非那樣盡如人願,大家都希望能輕鬆一點便找到大量精彩書籤是正常的(就像 XDite 所言字幕組或維基百科也同樣充滿艱辛),然而卻就是需要每個人都多少出一點力,才有可能再更輕鬆一點達到這個理想狀態。光只是嘴上說說唉呀黑米上面都沒有我要的書籤啦,沒有自己先收幾個自己看得順眼的書籤來讓其他潛在相同興趣的使用者也跟著「見賢思齊」一番,黑米上縱有千千萬萬個使用者,葛力閃恩再怎麼有求必應,能夠讓妳看得順眼的書籤也還是不可能光憑守株待兔就接著手到擒來從天而降。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啊。

我曾經很希望我在批踢踢上認識的一群 NBA 球迷們陪我一起來收 NBA 文章,然後我們針對那些文章作更多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在書籤底下延伸出的內容有機會比原文書籤還更精彩,還會有新球迷加入並說「我想收這個書籤的討論更勝過收書籤原文本身」,然後整個 NBA 群組變得很有看頭。但是實際上我並沒有作到。我們並沒有作到。

對啊,即使身為組頭,我自己都沒有收入太多 NBA 相關的書籤。我難道不知道書籤該去哪裡找嗎?我難道不知道哪邊有質量還不錯的 NBA 相關文章可以收入書籤作為進行討論的血肉材料嗎?其實我知道。但是為什麼我沒有如企鵝所言「開始自私地利用這個群組了喲(也就是說,咳,企鵝妳又食言了! *指* )」呢?因為我覺得這樣好像又太刻意了些,很一廂情願很無聊也很不 web2.0,如果整面都是我自己收的書籤,就算興趣遍及 30 支球隊,從戰術、生涯小故事、經營手法無所不包,那還是少了點什麼,都是我自己下來玩,那有什麼意思。我還是會隨手收一些,甚至包括不要臉的自寫自收,但是沒有想要狂收猛收再拚命在書籤底下下註腳眉批,期待播了那麼多的種子總能亂槍打鳥得到很多回應,然後 NBA 群組就照我的願望整個變很大很豐富。熱血也不是這樣灑的啊。

「多元性」。還是要繞回這個核心概念。組成成員要多元性,興趣要多元性,黑米才真正能變得更多元起來。首頁的繁複或簡化,都還是要回歸到書籤在質與量的等比成長,整個網站才有更多吸引人來使用、使用她並愛上她的優勢。然後妳再來講說什麼獲利模式,才會有實踐可能的意義。

問題哪裡是在工具文書籤怎樣、哪裡是在社群化或工具化走向?有人就有江湖,Mobile01、PCDVD 工具文不也很多,難道在那裡就沒有社群嗎?知名部落客酥餅、妙子這些人在自己的 blog 上明明也不是只會寫「愛台灣」這種題目,偶爾也看得到美食、旅遊、生活牢騷之類其他性質的文字吧,但若到了黑米上就專門只收愛台灣、不愛台灣的書籤,只願意在愛台灣、不愛台灣的題目下作回應,那不是很單面向?網路虛擬 ID 作為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的投射,只以這樣的面貌出現,不是很偏頗嗎?對於黑米本身作為一個不預設立場的載體媒介工具而言,偏頗而單一的使用方式才真正是有可能被「玩殘」的危機。跟那陣子也造成大量討論及注意的紅有機「我們是據理挺進」反駁說法,老實說根本是兩碼子事。只不過對於這種只願意在黑米上投注單面向興趣的人,雖然這不關我的事,但跟她講了上述這些她也還是沒辦法理解體會,只覺得總而言之妳一定是跟她站在不同邊而已啊。

我把很多事情攪在一起說了。又寫得超凌亂兼落落長,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沒耐性讀完。但在我混亂的腦袋裡,有一個概念是自始至終一直很清晰的:光只是收同一種性質的書籤、光只是推埋、光只是想搬板凳看鬥嘴熱鬧,光只是一個人自己想怎樣怎樣就覺得黑米應該要怎樣怎樣,這樣的使用方式恐怕都沒有辦法讓黑米變得更豐富更多元更好玩。一開始黑米並不是靠這樣變得可愛的,妳當初也不是因為這種原因來愛上黑米的吧?

有很多人找了很多書籤說了很多話,其中有些對我很有用。而且其中有些書籤是我先找到的,有些別人覺得有用的討論觀點還是我提出的。這個才叫共享,這個才叫 web2.0。黑米是這樣可愛的啊。愛不愛根本不是重點,有人愛也總有人會不愛的。既然共享是她的本質,付出得少,可以共享的資源便變得少,本質受到動搖及挑戰,妳再怎麼愛她也會疼未入心愛不下去。書籤收得多了,討論談得深了,題目性質包容得更多元了,共享的資源也就變多了,不只是隨便看看而已還得多用些腦筋心思來看待了,捨不得放棄不用的動機變強了,停留在上頭能夠得到的收穫變多了,妳就又會感受到她的可愛迷人之處了。

「為什麼黑米不再可愛?」如果使用者增加了,群組增加了,新功能增加了,但書籤質量並沒有隨著比例提高,那黑米就不再可愛,使用者耗費在上頭的時間心血跟所期待得到的回饋不成比例嘛。如果黑米上眾人收的書籤質量兼具,口味多元,討論也不會只有一面倒,就算整面都是樂生議題也不會只有贊成反對這麼簡化的思考,針對企鵝 XDite 的這幾篇黑米討論也不容被簡單區分為「挺企鵝」「挺 XDite」兩種論調,那黑米、web2.0 的社群發展當然就還有看頭。拿書籤的(以及隨附在書籤的評註、延伸閱讀及討論、意見激盪)質量作為一種評量標準,真正為黑米帶來價值的,其實正是整體使用者對這些書籤所付出的智慧與用心。沒有夠充分的付出之前(沒有主詞是因為不只是單指特定對象,不是單指 XDite 這個 ID 發言缺乏正當性,企鵝三個分身帳號也沒收很多書籤啊,我只有一個帳號寫這麼多字其實光就收書籤這件事來講也不怎麼熱絡勤快啊,我覺得整體而言黑米這麼多使用者包括妳我她平均蒐羅各色新書籤的頻率還是太低了點),光像是點評著 Xuite、Wretch 笑話般的心態說著共享書籤網站的不可愛之處,自然是可愛不起來的。

腦袋裡要是淨往一個方向鑽死胡同,或是只找到一個不怎麼重要的地方開刀,四千字六千字充其量也還是只完成了發洩情緒的功能而已,這樣的動作如果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建設性的期許,一開始路就走錯了當然到不了目的地啊。拿不要放大絕來說嘴的邏輯來回應企鵝的大絕,就以為真的回應到了什麼、就以為已經搞定可以收工,其實反而才沒有抓到這幾篇文章在來回激盪之間真正更需要探討的思考脈絡哩。
bias 小掰同學 (bias) 說:

維基百科:free rider problem(中文頁:free rider problem

維基字典:freeloader(中文頁:freeloader

既然被用來講解經濟學上的某種概念,也就不會只有維基百科或字典上才找得到唯一的解釋。妳可以不信任維基上被共同編修出來的說法,但若只想要先確認她是不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指自由還是免費,那我想上面隨手找到的鏈結也夠擋一下了。

這詞彙有沒有道德上的貶意我倒不認為有那麼重要,需要去考慮的還是只有使用行為本身是否符合她的界定範圍就好。這甚至跟本書籤標題的「發言的正當度」沒有直接的邏輯相關啊。「只有逛大街,來 window shopping 的非黑米」為黑米創造了什麼?顯然沒有參與生產衍生書籤內容的過程,充其量只有增加網站流量的統計數字而已。黑米能因為這種使用行為變得更吸引人更好看更可愛嗎?至少還需要多一道手續,把逛黑米得到些任何心得收穫轉化為自己的網站內容之類,然後再被其他黑米使用者收為書籤,黑米才算間接也從這樣的使用行為中得到些什麼反饋吧。

去探討有沒有為黑米付出過什麼,並非帶著貶意的指責,更不是拿來搶優先發言權正當性的依據,單純就只是要拿來釐清「黑米可否因為怎樣的使用而變得更可愛」而已吧。首頁的改版可以讓黑米變好看嗎?工具文書籤可以讓黑米變可愛嗎?或許可以,或許不行。但根本不註冊登入,只是逛大街 window shopping 可以讓黑米變可愛嗎?ㄟ,Google Ad 要是被不正常點擊,黑米還可能會直接被片面停權損失了一個廣告收益來源哩。
bias 小掰同學 (bias) 說:

對方辯友... 咳... 我不知道為什麼說著說著還是要回到這樣的對立關係,探討什麼權利義務「為什麼不可以?」的問題。

「不可以!」嘿,這三個字有出現在我上一則或上上、上上上則、上上上上則回應裡嗎?嗯,關機休息吧。保重。加油。

我說的是如果有「如果...的話黑米就會讓我又重新愛上了」這個目的的話,「不收書籤光想逛大街 window shopping」的動作對於達成前述目的的幫助實在並不大而已吧。

『靠夭!怎麼可以叫我(或我們)自由騎士?自由騎士有道德上的貶意欸!妳也沒比我多收多少書籤,偏偏很愛到處插嘴留言又寫很長沒重點我根本懶都懶得看完,妳很討人厭黑米就是被妳這種人搞難看的,有什麼資格說我(我們)跟妳不一樣就是自由騎士!靠夭啦!嘴砲!』

嗯,我猜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心聲存在。但這不是資格不資格的問題,是黑米如果沒有被多收進更多的書籤,不管有我沒我、有自由騎士沒自由騎士,都還是不會讓妳覺得好看到哪邊去的問題啊。這些回應都被當成是在指責在貼標籤在劃小圈圈?我在「我為什麼不再愛黑米?」討論串裡有則回應得到四十幾個「推」,裡頭說的不是「大家都要一起來多收書籤,集體生產激盪出更多值得流連忘返的內容,才是 web2.0 的根本實踐」嗎?這哪裡是在圍小圈圈開轟趴?這不是在煩惱一起跳進圈圈裡放開來玩的朋友還太少太少嗎?

對方辯友... 咳... 這些討論串不該變成扮家家酒的輸贏遊戲。意見激盪生產出更多內容,不見得都要在這樣的遊戲規則底下才能玩啊。妳可能會覺得說幾句「為什麼我不再愛黑米」就被貼自由騎士的標籤莫名其妙(要貼也是企鵝貼的,又不是我,我沒有修過經濟學哩),但我只是說「書籤還是得收多點才好」就被當作黑米粉絲黑米飯的護航文,人家也是會覺得蒙受了什麼委屈的啊。
bias 小掰同學 (bias) 說:

妳高興就好,關我屁事。誰在跟妳說不爽別來、不收書籤、不討論書籤別來?

web2.0 世界的搭便車理論是,妳搭我的便車,我也搭到妳的。一個書籤網站、書籤群組,不可能光靠一個人狂收書籤就弄起來。光只有一個人狂收書籤狂推狂討論弄出來的群組或網站,總會產生些什麼化學作用,被人注意到,被人讚賞,被人幹譙。有些人因為她的狂收狂推狂討論而搭到了便車,並因而和她產生什麼互動,也許也跟著加入了那個群組那個網站,並進而跟著偶爾收些什麼推些什麼討論些什麼,於是本來只有一個人後來也不只是一個人了。就算我們不去討論誰付出得多、誰付出得少,web2.0 世界的搭便車互動型態還是在那裡。期待的就是一起搞出名堂,彼此都從中獲得什麼,而非不跟著誰搞就滾開。

如果對 web2.0 網站或群組的現狀已經感到滿意,覺得目前能夠從中獲得的資訊已經多到爆表,沒有書籤還收不夠多、興趣意旨不夠多元廣泛的問題,所以就算自己不一起參與加入分享行列也沒什麼關係,那當然就有可能只把 free rider 的詞彙當成一種貶意。

大家都一樣一天 24 小時在過日子,大家訂閱的 rss 也都一樣常常會滿溢到有想按下 mark all as read 假裝我都已經消化完的衝動,或罪惡感。收不了那麼多書籤,沒有辦法作到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純粹奉獻者,這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有一樣的困擾和能力侷限。有人(有鵝)率先提起了「free rider」這個名詞,不是在區分發言正當性、批評資格或高下優劣,但總該要讓關注這個議題的 web2.0 網路使用者都稍微捫心自問一下,我願意為這個藉由使用者「分享」行為互動模式生產出更多內容的網站付出什麼來自於我的分享、付出什麼來自於我的生產創造?搭了人家一段便車之後,我也順便載了別人走了一段嗎?

說穿了,這根本不是什麼自我道德的檢討甚至拿來指責他人的雞毛令箭,單純就只是「怎麼作更能互蒙其利?」的思維邏輯而已啊。

free rider 該被 kicked out?在這 web2.0 的網海之中,誰有種拍胸脯說自己是絕對超然高尚的 content provider,是送出免費悠遊卡帶著追隨者繞著地球跑暢行 matrix 的 leading driver,而從來不曾接受過任何協助回饋的 free rider?指著我的鼻子說自己(還有為數更多的潛在大眾)『本來還想拿東西出來跟大家分享的,看妳說這些之後就起肚爛,懶得跟妳分享了』,是真的想要分享但被打擾了興致,還是要拿不合作的行動抗拒不樂之捐、被強迫的分享,抑或只是放大音量說給自己聽、用來安慰自己,降低自己搭了黑米作為一個集體的便車卻鮮少給予黑米作為一個集體的回饋的隱約絲毫罪惡愧疚?

妳需要找個人來扛下害妳不想分享書籤的罪狀,要是這樣能讓妳在 taking free ride 的時候更心安理得些,我也 OK 啊。妳覺得是這樣就是這樣唄。但是要抓人抗議也要找對對象,也要抗議對事情啊。
咳,突然莫名其妙讓大家看這些有點過期又落落長的陳腔濫調反而打亂了整篇文章的思考脈絡吧。不過最近幾天才發現原來當時講的幾句話還被某些人念念不忘,甚至又在其他地方悄悄發酵,導致最近幾天我的 blog 突然又多了一些來自 charlesc | Nothing But Net 的流量。雖然她們對那幾句話的解讀根本跟我的原意相去甚遠,但明白的就會明白,不懂的還是繼續不懂,如果還是有人會繼續抱持陰謀論懷疑東懷疑西的,只能說我們並不活在同一個世界,既然人鬼疏途頻率不同又不打算去觀落陰作什麼進一步的理解溝通,其實也就沒什麼好再多加解釋的了。

※『不要問 XXX 為妳作了什麼,要問妳為 XXX 作了什麼』
Re: 鄉民與良民的丁丁新聞台
Tue, 05/15/2007 - 02:21 — bias (not verified)


『不要問黑米為我們做了什麼、要問我們為黑米做了什麼』這段話看來極像我那則收到四十幾推的長篇回應當中的主要觀點之一,所以請容我自動對號入座來解釋一下。因為我自己也從來不贊成『不要問 XXX 為妳作了什麼,要問妳為 XXX 作了什麼』這句話。集體和個人之間各取所需的利害關係,從來也都嘛是相對的啊。

其實我比較想表達的是,如果不喜歡黑米首頁呈現的內容,想要從版面抓取主題的機制去改變,是最麻瓜的呆頭想法(倒是很符合工程師本位的思考模式)。既然是 web2.0 網站,從使用者參與去作調整,才是最對症下藥的解決辦法啊。光想要從別人收好的書籤去挑自己想要的,哪有那麼多便宜好揀?自己也來動手多收一點書籤,把其他讀者的胃口養出來,把更多跟自己興趣相近的人吸引再吸引過來,基石打得牢固了,自然會有更多的使用者一起來疊磚蓋瓦,屆時要是仍然有首頁找不到好看書籤的狀況,那才可能真的是機制設計上的問題。但如果書籤數量不夠多,永遠都是那幾個熱門 blog、知名部落客的文章、幾大入口網站的新聞服務在被收藏,那當然永遠也很難好看到哪邊去啊。

不能淨想著要從後台去下手,版面改版、改寫程式、增加套件,甚至還由站方聘僱專人主動去挖書籤扔到首頁來餵食使用者的需求,反之應該用更積極的參與行動,去改變一個需要使用者參與才能生產價值的 web2.0 網站,讓她更接近個別使用者希望變成的樣貌、讓她被用得更順手、更符合需要,這不才是更符合 web2.0 精神的思維嗎?
噗,我還是想把話題拉回「貢獻度」這件事上頭啊。

書籤網站上因為有使用者針對該書籤原文所引發的討論,激起的火花甚至可能比在原文網站底下留言回應還要更多,除非那篇書籤原文原本就是個人氣極高每天動輒上百千人在瀏覽的熱門 blog。前幾則敝帚自珍的留言回應裡,我也重複了類似的觀點好幾次。我覺得使用者在黑米上的互動交流為黑米網站上眾人所收集的書籤創造了更多的價值,也吸引了更多使用者會願意為了某些精彩的「書籤討論」而收下某些原文內容看似平凡無奇的書籤。

雖然我也敲鑼打鼓高喊著「web2.0」了好久,但其實我自己至今也一直沒有養成固定利用 user 端 rss reader 來瀏覽那麼多訂閱 blog 的習慣,平常還是抱著「隨緣」的態度偶爾想到才會特地開啟應用程式或利用線上服務找新文章看。反正比較有趣味的新聞或 blog 文章也會有人比我先一步找到挖出來收成書籤或 TwitThis 起來了嘛。我真的也是很懶惰的 free rider。

最受好評迴響不過,如同我先前所說過的:『web2.0 世界的搭便車理論是,妳搭我的便車,我也搭到妳的。』即使我不是個積極帶頭狂收書籤的使用者,至少我還是有把自己的力氣付出在跟其他黑米使用者作討論互動這件事上,我的自繪紅色攻殼車大頭貼出現在黑米首頁右下角「最受好評迴響」的頻率,可比出現在其上「本日最多分享者」「本日優質分享者」的機率高得多了。即使沒能為書籤的多元性在數量上帶來貢獻,還是可以在為每一則書籤創造額外價值的方向上下工夫。每個人的情形都不同,而我覺得像這樣利用 HEMiDEMi 黑米共享書籤網站,至少對我個人而言會是我自己最得心應手、也能得到最多收穫回饋的工具使用方式。

嘔,自賣自誇很噁心。要說到貢獻,比起像製作誰收藏本文誰在背後講我這兩支黑米小工具 scriptlets 的 .ck 或熱心開發了 HEMiDEMi 書籤搜尋工具 preprepre-alphaQing,其實我這種永遠都只能「站在巨人肩膀」的使用方式,實在是差得遠了。

但是如果要拿來參加【網路大頑家】跟黑米合作舉辦的就愛「頑」網路活動,或是參加哇客滿跟黑米合辦的挖書籤,哇大獎活動,則無論書籤原文內容是如何擲地有聲,在他人屁股後頭收入同篇書籤的跟進者又如何用心為該書籤作分門別類、參與討論豐富了該篇書籤、使其更具可讀性、思考啟發性,在「競賽規則」的評比上可都不見得能和首位收入該書籤的使用者站在同等的地位上呢。舉這些例子倒不是在吹噓自己多用心多值得獲贈 Xbox360 和 Wii 等大獎,不是想排擠其他明明很用心在收書籤卻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的黑米使用者,而是想要表達,光拿書籤「收」「推」數作為首位收藏書籤者的「積分」,其實並不是理想的「收推書籤大賽」評比機制呀。就算最後是以電腦隨機在符合資格的前幾則書籤收藏者中亂數挑選金銀銅等大獎的最終得主,人人有機會、但看偏財運的作法,如果不能把 credit 更公允地回饋到為書籤內容創造出更多價值的使用者身上,這遊戲要鑽漏洞其實很容易吧。

寫得這麼長一大篇,還摻雜了那麼多也不知道有沒有資源回收價值的舊回應廢話,倒不是想要在最後關頭才意圖來影響活動評選結果。其實那些獎項我自己花錢也是買得起的啊。寫這麼長一大篇,結果還是沒辦法為黑米及網路大頑家、哇客滿設想出更理想更公平的書籤收推競賽機制,還不是沒建設性的嘴砲文而已?

唉,尷尬了,真的是嘴砲。想得出來的話我就不會拖到現在才寫這篇啦。我想大概沒有太多人知道其實尷尬網誌寫作者互助協會縮寫為 [EmBA] 有一部分是我在 twitter 上跟著七嘴八舌所想到的 idea 吧。說真的,我也不想這樣浪費大家的時間啊... 但是如果最後頭獎得主都是才不到百人收推的書籤,縱然 the winner is still the winner,難道妳不會覺得這些活動勞師動眾勞時傷財結果搞老半天其實也沒有激發出太大的漣漪與火花;雖然證明了只要願意用心投入這類比賽投資報酬率真的很高,難道不覺得可惜應該還可以作得更出色嗎?

尷尬網誌寫作者互助協會





     Share/Save/Bookmark

0 chorus resound:

 

FinderiCal: my Google Calendar plan4funMail: drop me a lineiPhoto: my flickr photosiMovie: my bootlegvideos on YouTubeFinalCut: movie premieresGarageBand: i wanna rock !iTunes: play that funky musicQuickTime: front row cinemaSafari: Internet Surfing Matrix ReloadedPages: i can read tooKeynote: notable quotesiChat: blahblahs of my miserable lifePainter: drawing graffitiMotion: i love this game !Tachikoma: Ghost in the ShellVoiceOver: i'm biased & saying it out loudSystem Preferences: rss takeout Recycle B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