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1
rockish visualization
標籤:
GarageBand +
VoiceOver +
偏見的搖滾 +
搖滾的偏見 +
搖滾紅團 30 天速成班
前兩天寫的 plugged into the cyberspace、enter the matrix 文章內容好生硬,提到的都是非常基本的概念,說建議或指南都太噁心哪有那麼了不起,只不過專門為這主題而寫的文章似乎較少,所以還是有必須要先鋪個路墊個底拋磚引玉的行動。雖然兩篇文章裡提到的觀念只有太基本的鳳毛麟角,還有太多太多可以補充,不過我真的不喜歡搞太生硬無趣的基礎建設,一直在相同話題裡打轉只為了把觀點釐清到更詳盡的地步又好像在學校裡作報告交作業,眼看這夏日 BLOG 傳說挑戰系列終於進入最後一個禮拜,今天還是換個輕鬆一點的新話題好了。
不要以為自己是搞搖滾樂的,而且不是靠主流廠牌大型跨國唱片公司砸百萬預算在罩的流行歌手藝人,就不需要在造型上下功夫,日本「visual shock 視覺系」帶動起的「(次)文化衝擊」並非只是誇張妝容扮相的裝模作樣,而是讓所謂「搖滾精神」除了在聽覺之外更全面性延展到其他感官,『像不像,三分樣』,音樂之外更經過 visualized 之後的整體表達,才可能更接近創作者的靈魂啊。
融合 hip-hop 饒舌可能還找位 DJ 玩轉唱盤加上剽悍 metal / hard rock 重型吉他演奏風格的混種搖滾「thrash-hop」樂團,多半也會像黑人社區鬥牛場上的小孩般穿著寬鬆的連帽運動衫或 T-shirt、大號垮褲配球鞋,只不過可能沒有像黑人們再穿戴那麼多的誇張 bling bling 金飾銀飾。已解散的 Limp Bizkit(林普巴茲提特)兩大箭頭 frontmen 光頭主唱 Fred Durst 最愛反戴著紐約洋基隊的紅色棒球帽、留著小小山羊鬍,排骨身材的吉他手 Wes Borland 造型多變,同樣也蓄有小撮山羊鬍,以素顏示人已經很有型,最著名的造型則是畫上骷髏鬼臉妝或西遊記孫悟空般的猴臉妝,成為樂團兩大鮮明招牌。
更愛玩鬼臉妝的 Marilyn Manson 又或者根本直接像在拍攝虐殺恐怖驚悚電影般戴上怪異面具的 Slipknot、Mushroomhead 之類無論在視覺聽覺都奉行恐怖殘暴美學的剽悍猛團,當然都是深諳 visualization 之道的搖滾玩家。別以為只有這些愛穿緊身皮衣皮褲或再融入歌德金屬皮革 SM 性虐待道具元素的金屬團才搞造型,她們只是比一般搖滾樂團都更誇張強調而已。
不同樂風取向的樂團通常也都會傾向作不同的特定風格裝扮。廿世紀九零年代發源自西雅圖的 Grunge(油漬搖滾/頹廢搖滾)路線的樂團幾乎普遍都是有點油膩的頹廢長髮,素色的 T-shirt 外罩件扣子不扣起來的格子襯衫,破牛仔褲搭配馬汀鞋或帆布鞋,就像大學生宿舍或理工科碩士班研究室裡最常容易見到的阿宅那種不修邊幅打扮。代表性樂團當然該看看 Nirvana(超脫合唱團)。
又譬如說日本涉谷系的樂團雖沒有像美式金屬團那樣張牙舞爪,但也往往會有自成一格的風味,雖然未必長得俊俏,還是多半會走延續自七八零年代 The Beatles、The Smiths、The Jam 歐洲經典搖滾團(後龐克團)而來的紳士風造型,學院風貼身襯衫配領帶,或是橫條 polo 衫,加上素雅色系的休閒褲寬鬆或有點花俏的窄管蘇格蘭格紋呢絨褲,也許再配上個有點矬的香菇頭厚重小瓜呆瀏海,女性歌手的話就都像歐陸潮流伸展台上時裝名模一樣高雅性感,與相隔半個地球、約莫同時期在樂壇上嶄露頭角那些純正英國血統的 Brit-pop 型男風搖滾樂團或電子舞曲搖滾團們相互輝映。
外在造型真的會影響人們對樂團的第一印象,我不是要主張搞樂團作表演一定非得像 デトロイト・メタル・シティ(Detroit Metal City)這種表面上嘲弄諷刺但實際上也仍然缺乏深度的白爛搞笑漫畫一樣只弄些裝模作樣的東西,就以為已經執行到 rockish visualization 概念的箇中三昧真味,差得遠了!但人類對來自視覺感官的刺激敏銳度畢竟還走在聽覺之前,視覺上的創意概念傳達當然還是有其重要性,別以為搞地下獨立樂團不屑主流唱片宣傳文化中的種種就不必注重身形的維護,除非刻意要走 Missy Elliott、THE GOXXIP 反向操作的肥妞當道路線,否則全身臃腫肥肉亂晃就是沒辦法像型男正妹樂團那樣在第一時間便吸引住人們的目光啊。瘦一點不但穿衣服好看,也會比較健康啊。「dress like a rockstar, act llike one. keep stylish, keep fit.」對搖滾樂團和偶像歌手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小學老師都有說,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有沒有?上面這一整段話其實都是講給減肥一直沒有恆心與自制力的我自己聽的嗚嗚... orz
visualization 的概念其實並不只表現在樂團平時在公開場合演出時該以什麼造型示人而已,包括樂團 logo 設計、網站設計、出版品設計、音樂錄影帶等,也都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另一個有點相關又不完全相關的概念是在網站上應該主動放上經過設計、各種尺寸大小不等的圖檔,提供包含鏈結的貼圖語法原始碼更好,方便樂迷在自己的 blog 側欄上作「交換鏈結」幫妳作免費的宣傳。
如果行有餘力的話,在張貼每一則近期現場演出訊息的同時,能夠針對每一場表演或每個同主題系列的巡迴演出設計獨立的單張「e-flyer」數位宣傳單,結合圖像照片和文案,再提供包含單篇文章鏈結的貼圖語法原始碼也將更為理想,都是方便樂迷將妳需要散播出去的訊息代為廣為傳佈的小動作,卻可以得到更大的效益回收。如果除了視覺設計能力之外,程式語言能力還更強,在這 web2.0 時代的 e-flyer 更可以從圖文檔案進化成為可以常駐在各人 blog 側欄的多媒體 widget 小程式,可以提供試聽、載入 rss feeds 訊息之外或許還便於樂團從自身 server 端追蹤掛載此專屬 widget 的流量,更能幫助樂團掌握來自網路世界各角落的動向,也可以隨時又即時地主動從 server 端將 rss feeds 標題加上段落節錄傳送到樂迷家門口前,那就會是更完美的 visualization 意念傳達了啊。
♺ bias / 小掰同學 發表於 00:3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horus resoun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