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ookmarks my bootlegvideos my flickrphotos rss takeout send me a note font-size:12px font-size:14px font-size:16px

2008/12/28

it sounds orange

orangegrass

第一次看見 Orangegrass 橙草樂團,應該是在四五年前的某個星期三晚上,我踏進了當時入場費只需 200~250 元的公館河岸留言,觀賞了三個獨立樂團的演出,當時整體表現還相當生澀的橙草就是其中之一。沒記錯的話,另外兩個樂團應該是如今已經解散的「雀斑」和亦不知流落何方的「B.B.彈」兩個 female-fronted band。

但在橙草那生澀羞怯低頭猛幹的表演風格下,我聽到了來自吉他、貝斯與主唱幾道交織互補旋律聲線,還有對於某種吉他音牆噪音美學似乎有所堅持的執著情緒。這讓我聯想到一九八零年代中葉到九零年代中的「後龐克」時代,發生在英倫半島上、以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My Bloody Valentine 等樂團為代表的「white noise」門派,某種程度上編曲創作格式又更接近 shoegazing 代表樂團 Ride 的那一掛盯鞋派白色噪音吉他搖滾團。

而橙草三人樂團,比起那些成名於一兩個世代之前的國外樂團前輩們,當然更多了幾分少年青春憂鬱的味道。何況那是四五年前三位團員們剛退伍、或正要離開大學校園成為社會新鮮人的年紀。在那表演時總不願將目光和台下觀眾交會、只直盯著腳下效果器垂下的瀏海髮絲底下,蓋不住團員們純真無邪的白淨臉孔,主唱兼吉他手克拉克與有大量合音的貝斯手小白在嗓音都有某種乾淨細緻的特質,而那些敘述著關於生活感受的中文歌詞,都是一篇篇城市都會生活中的年少獨白。即使可能摻雜了些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文藝憂鬱氣息,卻也仍然那樣渾然天成,還是傳達出了幾乎是每個來自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少年少女們都曾經歷過的某段成長時期的心理狀態。即使三人之間所展現出的舞台演出張力會更強調「吉他、貝斯、鼓」三件式搖滾之間的互相抗衡,而不那麼著重在歌聲的演繹方面要有多完美的技巧,卻還是足以讓聽者感受到那特屬於甫從青少年「轉大人」階段的稚嫩卻又勇於挑戰成人世界權威體制的某種情緒。不需要多懂吉他效果器該怎麼玩才調得出那些「高拐」的音色,不需要多熟悉「白色噪音/盯鞋派」的英式搖滾歷史沿革,我認為橙草的音樂是幾乎任何有過類似成長階段的聽者都可以從中得到共鳴的。

於是我在當晚的表演結束後主動上前攀談,交換彼此對這些音樂演出的心得感想,互相留下聯絡方式,在之後也陸續多看了好幾次現場演出,提出更多的意見回饋和建議,漸漸地,我和橙草這樂團成了好朋友。兩年前首屆【Simple Life 簡單生活節】以「urban folk」作為主軸核心概念,既是藝人歌手又具備策展人身份的 1976 樂團主唱阿凱在活動前兩週向我徵詢找橙草一起來參與這次演出的可能性,橙草在那次邀約之後才開始思索著將原本 band-sound 格式的編曲回歸到 unplugged 不插電原始面貌的形式作演出,並(不令人意外地)得到極大的好評與迴響,於是陸續又有了在海邊的卡夫卡女巫店乃至於全台灣各地誠品書店宣傳她們第一張迷你專輯【Rainbow 4 AM】EP 的不插電巡迴演出。

也差不多在那段時間,主唱克拉克加入 The Wall 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的工作團隊,從舞台音控的角色站在第一線(的旁邊)去思考、學習一個樂手、樂團在舞台上該有什麼樣的定位,同時又開班授課教人彈吉他,橙草甚至還在 2007 年的國片《夏天的尾巴》裡軋上一角,雖然穿上了學生制服,演的還是自己。這些經歷都讓橙草快速成長,而和其他只出沒在練團室與 livehouse 及各大音樂祭的同時期出道樂團有了不同的發展機會。

orangegrass

雖然克拉克在 The Wall 團隊裡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負責籌辦樂團演出、硬體器材管理的工作負擔也相當繁複,但讓喜愛橙草的樂迷一直反覆聽著【Rainbow 4 AM】和其他合輯也不是辦法,不能再拖下去了。於是在今年春天尾聲起,橙草找了亦是以吉他搖滾為主要創作風格、鑽研吉他音色有其獨到心得的另一支獨立樂團熊寶貝作為合作夥伴,在日常工作之餘一起關在位於和平東路底的某個地下錄音室裡,把橙草目前為止的創作作一個總整理,非得錄製出一張完整的專輯出來。得到了行政院新聞局的補助金後,更是稍稍舒緩了獨立樂團都要面臨到的經濟來源金錢壓力,得以在仍有時間壓力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去追求更好的品質。在那原本希望在夏天結束同時便能完成的專輯,歷經過和 1976、熊寶貝、回聲樂團同場登台的【We Are One】演唱會、野台開唱等插曲,一路延後到秋天才完成大部分的錄音,又花了一兩個月作後製的混音,再透過多次網路聯絡的 e-mail 往返,送到紐約找到經手過 The NationalThe White Stripes 等不少新興夯團的法籍錄音師 Fred Kevorkian 來為橙草的【積雨雲】專輯作後期母帶處理,為這張充滿誠意的作品帶來更清澈的聲音質感與空間感。

只不過在錄音混音階段我都有幸幾乎全程在旁邊偷聽的機會下,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由克拉克和熊寶貝吉他手魏駿剛作完混音的那個頻率分佈。送到 Fred Kevorkian 手上作完 mastering 帶回來的聲音對我個人而言好像太輕盈透明了,當然還是青春的吉他搖滾,卻稍微讓貝斯和鼓的位置稍稍往後退了半步。我覺得由克拉克自己作混音時努力調整的三個器樂應該勢均力敵的平衡狀態稍微有些傾斜變動,剛拿到熱騰騰的 mp3 和實體 CD 時,乍聽之下都有些不習慣。這些對於橙草團員、錄音師兼合力製作人之一的魏駿而言或許未必有相同感受,但算是不符合我自己個人偏好的小小遺憾吧。

無論如何,橙草這張千呼萬喚始出來的【Cumulonimbus 積雨雲】專輯,仍然和 1976 樂團的【Asteroid 1976 這個星球】、拾參樂團【馬臉水手的夏天】並列為我個人在 2008 年最愛不釋耳的專輯前三名之一。2009 年的 01/01 元旦晚上,橙草將在 The Wall 挑戰該團首度連唱兩個 set 廿首歌的發片首唱,在十二月中起便密集特訓瘋狂練習中,接下來還會和 1976、Tizzy Bac929 樂團 在一二月有一連串名為【果實搖滾音樂節】的聯合展演,應該算是台灣獨立搖滾圈在 2009 年初的最大盛事了,這麼好聽的音樂一發接著一發,豈有錯過的理由?

20090101 的【Cumulonimbus 積雨雲】發片首唱,同時也會販售橙草的周邊商品,包括 T-shirt、別針、貼紙等,我有參與其中部分的設計。來看演唱會一定要買專輯順便多帶一兩份回去穿戴張貼在身上,把自己變成活動廣告扛棒,幫我們家可愛但又羞怯低調的橙草多多宣傳一下呀。然後底下是這幾天剛確定拍板定案的發片廣告影片(還有先前某場不插電演出片段),也是我幫忙執行完成的,之後應該還會有橙草的演唱活動內容、音樂錄影帶製作花絮等影片陸續上架,歡迎利用網站提供的語法也把她嵌入在妳們的個人 blog 上,一起來幫橙草串連造勢一下唄:
【積雨雲】專輯首波文案如是說:
青春微酸 音樂卻正燦爛

橙草的音樂仍留有青春期掙扎的痕跡,抑鬱.敏感.不想順服,卻又無從逃脫。橙草的歌詞沒有明確的紋理,卻有堆疊的情緒,正如我們內心那許多理不清看不明的幽暗心情,然而不需要去深究或釐清字面下的線索,只要在音樂之中,你會感受到那疏離卻又親密的感覺,彷彿你很孤獨,但你知道,站在你身旁的那個人,跟你同樣孤獨,也同樣瞭解你的孤獨感受。

主唱克拉克的聲音.咬字.語氣都還帶有真摰的稚嫩,讓人格外相信他正在拆解滃露內心難以言說的幽微世界,讓你格外心疼,也特別珍惜。
所見略同,雖然我並不清楚理解什麼是「滃露」。橙草的音樂應該屬於青春,特別可能是某些個秋季下著綿綿細雨不成眠的夜裡,在一個人的房間中,從耳機中流洩出來層層疊疊的吉他音牆。『窗外的雨,不要停。』帶點孤獨和憂鬱,外表平靜壓抑內心卻澎湃不已的爆發能量,隱隱泛著橘色的微光。

嘿,天亮了。

orangegrass





     Share/Save/Bookmark

0 chorus resound:

 

FinderiCal: my Google Calendar plan4funMail: drop me a lineiPhoto: my flickr photosiMovie: my bootlegvideos on YouTubeFinalCut: movie premieresGarageBand: i wanna rock !iTunes: play that funky musicQuickTime: front row cinemaSafari: Internet Surfing Matrix ReloadedPages: i can read tooKeynote: notable quotesiChat: blahblahs of my miserable lifePainter: drawing graffitiMotion: i love this game !Tachikoma: Ghost in the ShellVoiceOver: i'm biased & saying it out loudSystem Preferences: rss takeout Recycle B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